📢 #Gate观点任务# 第一期精彩啓程!調研 Palio (PAL) 項目,在Gate廣場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300 PAL!
💰️ 選取15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20 PAL!
👉 參與方式:
1. 調研$PA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
2. 帶上$PAL交易連結。
3. 推廣$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爲慶祝PAL上線Gate交易,平台特推出HODLer Airdrop、CandyDrop、VIP Airdrop、Alpha及餘幣寶等多項PAL專屬活動,回饋廣大用戶。請在帖文中積極宣傳本次系列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6
建議項目調研的主題:
🔹 Palio 是什麼?
🔹 $PA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 如何參與 $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您可以選擇以上一個或多個方向發表看法,也可以跳出框架,分享主題以外的獨到見解。
注意:帖子不得包含除 #Gate观点任务# 和 #PAL# 之外的其他標籤,並確保你的帖子至少有 60 字,並獲得至少 3 個點讚,否則將無法獲得獎勵。
⚠️ 重復內容的帖子將不會被選取,請分享屬於你獨特的觀點。
⏰ 活動時間:截止至 2025年7月11日 24:00(UTC+8)
MCP:構建Web3 AI Agent生態的關鍵基礎設施
MCP:下一代Web3 AI Agent的核心驅動
MCP正在迅速成爲Web3 AI Agent生態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它通過類似插件的架構引入MCP Server,爲AI Agent提供新的工具和能力。與Web3 AI領域的其他新興概念相似,MCP(全稱Model Context Protocol)起源於Web2 AI,現在正在Web3環境下被重新構想。
MCP的本質與重要性
MCP是一個開放協議,旨在標準化應用程序向大語言模型(LLMs)傳遞上下文信息的方式。這使得工具、數據與AI Agent之間能夠更seamlessly協作。
當前大語言模型面臨的主要限制包括:
MCP通過充當通用接口層,彌補了這些能力空缺,使AI Agent能夠使用各種工具。
可以將MCP類比爲AI應用領域的USB-C——一個統一的接口標準,讓AI更容易對接各種數據源和功能模塊。想象每個LLM都是不同的手機,如果是硬件廠商,就需要爲每種接口開發一套配件,維護成本極高。
這正是AI工具開發者面臨的問題:爲每個LLM平台定制插件,極大增加了復雜性並限制了規模化擴展。MCP旨在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建立統一的標準,就像讓所有LLM和工具商都使用USB-C接口。
這種標準化協議對雙方都有利:
最終結果是一個更開放、可互操作、低摩擦的AI生態系統。
MCP與傳統API的區別
API的設計是爲人類服務的,並非AI-first。每個API都有各自的結構和文檔,開發者必須手動指定參數、閱讀接口文檔。而AI Agent本身無法閱讀文檔,必須被硬編碼以適配每種API(如REST、GraphQL、RPC等)。
MCP通過標準化API內部的函數調用格式,抽象掉這些非結構化的部分,爲Agent提供統一的調用方式。可以將MCP視爲爲Autonomous Agent封裝的API適配層。
近期,某雲服務提供商宣布,開發者可在其平台上以最低設備配置直接部署遠程MCP服務器。這大大簡化了MCP服務器的部署和管理流程,包括認證和數據傳輸,堪稱"一鍵部署"。
盡管MCP本身可能看似不夠吸引人,但它絕非無足輕重。作爲純粹的基礎設施組件,MCP無法直接面向消費者使用,只有當上層的AI代理調用MCP工具並展現實際效果時,其價值才會真正顯現。
Web3 AI與MCP的生態圖景
Web3中的AI同樣面臨"缺乏上下文數據"和"數據孤島"的問題,也就是說,AI無法訪問鏈上實時數據或原生執行智能合約邏輯。
過去,一些項目試圖構建多Agent協同網路,但最終由於依賴中心化API和定制集成,陷入了"重復造輪子"的困境。每對接一個數據源都要重寫適配層,導致開發成本激增。爲了解決這一瓶頸,下一代AI Agent需要一種更模塊化、樂高式的架構,以便於無縫集成第三方插件和工具。
於是,基於MCP和A2A協議的新一代AI Agent基礎設施和應用正在興起,專爲Web3場景設計,讓Agent能夠訪問多鏈數據,並原生交互DeFi協議。
項目案例:DeMCP與DeepCore
DeMCP是一個去中心化MCP Server的市集,專注於原生加密工具與確保MCP工具的主權。
其優勢包括:
另一個項目DeepCore也提供MCP Server註冊系統,專注於加密領域,並進一步擴展到另一開放標準:A2A(Agent-to-Agent)協議。
A2A是一項開放協議,旨在實現不同AI代理(Agent)之間的安全通信、協作和任務協調。A2A支持企業級AI協作,例如讓不同公司的AI代理協同處理任務。
若MCP關注的是Agent(客戶端)與工具(服務端)之間的交互,那麼A2A更像是Agent之間的協作中間層,讓多個Agent無需共享內部狀態,即可協同完成任務。它們通過上下文、指令、狀態更新、數據傳遞進行協作。
簡言之:
MCP服務器與區塊鏈的結合
MCP Server集成區塊鏈技術有多種好處:
目前,大多數MCP Server基礎設施仍通過解析用戶自然語言提示詞來進行工具匹配。未來,AI Agent將能夠自主搜索所需MCP工具,以完成復雜任務目標。
不過,目前MCP項目仍處於早期階段。多數平台仍是中心化插件市場,由項目方手動從GitHub整理第三方Server工具並自研部分插件,本質上與Web2插件市場並無太大差異,唯一的區別是聚焦Web3場景。
未來趨勢與行業影響
當前,越來越多的加密行業人士開始意識到MCP在連接AI與區塊鏈之間的潛力。例如,某交易平台創始人最近公開呼籲AI開發者積極構建高質量MCP Server,爲某公鏈上的AI Agent提供更豐富的工具集。
隨着基礎設施的成熟,"開發者先行"公司的競爭優勢也將從API設計轉向:誰能提供更豐富、多樣化、易組合的工具集。
在未來,每個應用都可能成爲MCP客戶端,每個API都可能是MCP服務器。這樣就可能催生新的價格機制:Agent可根據執行速度、成本效率、相關性等動態選擇工具,形成由Crypto與區塊鏈作爲媒介所賦能的一種更高效的Agent服務經濟體系。
當然,MCP本身不直接面向終端用戶,它是一個底層協議層。也就是說,MCP的真正價值與潛力,只有在AI Agent將其集成並轉化爲具有實用性的應用,才能被真正看見。
最終,Agent是MCP能力的承載體與放大器,而區塊鏈與加密機制則爲這一智能網路構建起可信、高效、可組合的經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