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1️⃣ #TokenOfLove# |廣場音樂節打 CALL
爲偶像打 CALL,Gate 廣場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誰?現在在廣場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標籤發帖應援,就有機會贏取 20 張音樂節門票。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曬旅程贏好禮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帶話題發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體驗、心願清單、使用攻略或趣味見聞,就有機會獲得旅行露營套裝、速乾套裝、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等好禮!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發帖還能賺錢
廣場長期活動進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續費返佣!發布優質內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觀點等,吸引更多用戶點讚和評論。若用戶在互動後 180 分鍾內完成現貨或合約交易,你將獲得最高 10% 的手續費返佣!
詳情 👉 https://www.gate.
我們每季度都在做的一件小事:兌現承諾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幣圈裏,只要是有發幣的項目,都要面對代幣經濟學(tokenomics)的問題。不論是源生幣、治理幣、應用幣,還是交易所代幣,代幣經濟學可以說是了解項目營運狀況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Web3 世界裏,強調的是治理的去中心化、信息的公開透明,最終目標是達成「去信任」(trustless)的機制。但事實上,絕大部分項目仍然需要團隊來運營。只要有團隊,就難以完全去中心化;而只要尚未真正去中心化,就一定要有“信任”這一環存在。這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除了比特幣之外,幾乎沒有項目能真正做到完全去中心化。當然,未完全去中心化並不代表項目不成功。去中心化只是 Web3 的一個核心元素,但從來不是唯一衡量標準。
不同的項目都必須面對社群,而面對社群就意味着需要承擔信息公開透明的責任(也可能是誘因),以獲取社群的信任。項目的管理層與關鍵人物是否實名公開?開發路線圖及其進展是否清晰可查?社媒上的社群互動是否真誠可信?這些都是幣圈這幾年用經驗換來的硬性指標。
而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與項目掛鉤的代幣發展;而在發展之中,最容易被量化、也最常被比較的,就是代幣經濟學。
代幣的價值,可以看作是連接項目方與社群之間的一道橋梁。項目方可以把團隊包裝得天花亂墜,把路線圖講得繪聲繪色,但代幣的價值最終才是最真實的體現。幣價上升或下跌,對項目方與社區來說影響都最直接。代幣經濟學設計上,是通脹性的還是通縮性的?發行量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項目方佔比多少、鎖倉年限多長?這些都會直接影響代幣的市場價值,而代幣市值又反映出項目方的營運情況。
傳統金融市場其實也一樣。上市公司每年派息,若突然宣布當年不派末期息——就算管理層再怎麼承諾業務穩健,投資者也會從企業理財策略的角度去重新判斷營運實際情況。企業股票回購、發債、配股融資、庫藏股策略投資等等,本質上就是代幣經濟學的前身,分析邏輯其實也差不多,不必一一詳述。
Gate 每個季度都進行 GateToken 的銷毀。這件事我早年看到,只覺得是一組公告數據,說實話並沒有太大感覺。畢竟這不是重大改革,也不是劃時代的新產品,只是我們每一季實現的一個長期承諾。
但後來我漸漸發現,這件事其實非常關鍵——它正是社群中不少 Gate 支持者與投資者最重視的指標之一。這份信任,不僅來自各式各樣的宣傳,更來自這種樸素而穩定、能夠經得起時間驗證的兌現。
如果你每一季也有關注 Gate 銷毀 GT 的公告,那也請記住這篇文章。在幣圈這個行業裏,從來不缺反復橫跳、承諾落空的項目方與代幣經濟學。
只有那些能堅守初心、兌現承諾的平台,才能真正與社群走得長遠。
#GateSqure# #Gate4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