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观点任务# 第一期精彩啓程!調研 Palio (PAL) 項目,在Gate廣場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300 PAL!
💰️ 選取15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20 PAL!
👉 參與方式:
1. 調研$PA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
2. 帶上$PAL交易連結。
3. 推廣$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爲慶祝PAL上線Gate交易,平台特推出HODLer Airdrop、CandyDrop、VIP Airdrop、Alpha及餘幣寶等多項PAL專屬活動,回饋廣大用戶。請在帖文中積極宣傳本次系列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6
建議項目調研的主題:
🔹 Palio 是什麼?
🔹 $PA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 如何參與 $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您可以選擇以上一個或多個方向發表看法,也可以跳出框架,分享主題以外的獨到見解。
注意:帖子不得包含除 #Gate观点任务# 和 #PAL# 之外的其他標籤,並確保你的帖子至少有 60 字,並獲得至少 3 個點讚,否則將無法獲得獎勵。
⚠️ 重復內容的帖子將不會被選取,請分享屬於你獨特的觀點。
⏰ 活動時間:截止至 2025年7月11日 24:00(UTC+8)
加密貨幣世界的悖論:爲何虛無項目更受青睞
加密貨幣領域的虛實之爭:爲何"空氣"項目估值更高?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只有華麗網站卻能募集巨額資金的項目。這並非偶然,而是博弈論在背後發揮作用的結果。
回想美劇《硅谷》中的場景:沒有營收的公司估值反而高於盈利公司。原因在於,沒有實際數據時,人們可以無限暢想潛在收益。加密貨幣領域將這一邏輯發揮到了極致:項目越虛無縹緲,籌資能力反而越強。
現實約束與估值
擁有實際產品意味着面對殘酷現實:
相比之下,僅有白皮書的項目潛力僅受限於想象力。這造成了一個悖論:踏實做事的項目反而遭到市場懲罰。
信息不對稱下的博弈
在加密貨幣募資中,各方掌握的信息量不同:
對於缺乏產品的項目創始人,最佳策略顯而易見:
集體行動困境
盡管要求看到可行產品似乎明智,但現實中卻難以實現。這類似於著名的"囚徒困境":
因此,看似理性的個體行爲卻導致了非理性的集體結果。
夢想與現實的價值差異
一個僅有網路文章的項目可以暢談顛覆行業、創造萬億價值。而實際開發的項目則必須面對:
這就產生了所謂的"虛無溢價"——脫離現實約束而獲得的額外估值。
炒作的共謀
當難以辨別項目質量時,投資者會尋找共同信號:
沒有產品束縛的項目可以全力營造這些信號,而非專注於開發。在加密貨幣領域,營銷往往勝過技術。
現實案例
加密貨幣行業充滿了募資巨大卻未能兌現承諾的項目:
這些案例都遵循同一模式:承諾越抽象或技術越復雜,籌資越多,失敗風險也越大。
爲何這種現象難以改變
從理性角度看,投資者應該要求看到實際產品。但現實中:
這就是爲何空氣項目往往能募集到比實幹項目更多資金的原因。
在這個遊戲中,規則並未改變,只是某些參與者太懂得如何利用規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