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 Gate.io WCTC S7 正式开赛仅剩 7 天
世界加密货币交易大赛即将开启,总奖池高达 $5,000,000
👉🏻 立即报名:https://gate.io/competition/wctc/s7?pid=APP&c=moments_gatePost&ch=druYjDaF
报名参赛,不仅有机会赢取高达百万美元的个人奖励,更有 Gate.io 专属周边大礼等你来拿
全球顶尖交易员正在集结,一场交易盛宴即将开启
🔗 活动详情: 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440
NFT、DeFi 正在奔向比特币:下一个热点是比特币第 2 层用例?
撰文:imToken
Bitcoin 用例探索兴起
自 2023 年年初 Ordinals 开启 Bitcoin 的 NFT 试验以来,如何在 Bitcoin 上创立丰富的去中心化用例项目,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Bitcoin(常见简称「比特币」),也被称为「全球支付网络」,是区块链发展史上最知名的公链之一。诞生于这条链上的通证之一 BTC ,也早已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数字资产,甚至一度被称作「数字黄金」。
但是,相比以太坊,Bitcoin 这条公链的用例生态却鲜少被大众提及。当下,各类热门的区块链用例,比如 DeFi 项目、NFT、区块链游戏……大多数都是建立在以太坊、Solana 等公链上。
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来自于上述公链在创办之初秉持的理念差异。
可见,Bitcoin 在诞生之初,并没有打算要把自身变成服务于智能合约、用例开发的底层设施。因此,Bitcoin 一直遵循相对简单的设计架构,对应到「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的理论中观察,由于并未着重考虑开发链上的用例,Bitcoin 更注重追求区块链的安全性、持续性和去中心化属性,对可扩展性并没有释放强烈的需求。
但如今,Bitcoin 正在发生剧烈地变化,开发人员对 Bitcoin 「成为主流区块链用例基础设施」的议题也开始了验证和努力,期望能让Bitcoin 由单一的公链向一个充满各类用例、更加立体的生态系统转变。
扩容需求呼之欲出
转变一开始 ,意味着 Bitcoin 也将要面临和以太坊一样的挑战——如何提升可扩展性。
因此,伴随对用例生态的关注,与提升扩展性有关的,针对**Bitcoin 第 2 层网络(Layer2)**的探讨热度也水涨船高,成为了近期行业热议的又一个焦点。
但事实上,即使不发展用例生态,如今的 Bitcoin 也面临着潜在的算力危机,亟待提升可扩展性:
一方面,和大多数区块链一样,Bitcoin 的网络堵塞问题正在愈发严重,在操作高峰期费用飙升;另一方面,伴随开发难度的增加和 Bitcoin 区块开发激励机制的变化,开发者获取的区块开发奖励正在减少,可能会影响后续参与开发的热情,造成全链哈希率的下降,急需寻到一条新的、可持续的开发激励方式。
了解 Bitcoin 第 2 层
根据 Bitcoin 的开发定位,Bitcoin 使用第 1 层(Layer1,即主网)用于结算,重点维护其去中心化、耐久性和抗审查的能力。
Bitcoin 选择在第 2 层引入执行环境。因此,Bitcoin 提升可扩展性(即扩容)和用例发展,均将聚焦在 Bitcoin 第 2 层(Layer2),目前,Bitcoin 第 2 层有以下 4 种类型:
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
闪电网络作为Bitcoin 的第 2 层解决方案(Layer2),主要作用在于扩展支付功能,专注于实现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点对点支付。
根据 2022 年 10 月的媒体报道,4 个月内,闪电网络扩容了 1000 BTC,目前已经达到 5000 BTC,处理了数百万笔支付。
△ Bitcoin 闪电网络容量增长趋势图。
蓝色曲线代表 BTC 的容量变化情况,2022 年 6 月达到 4000 BTC,2022 年 10 月到达 5000 BTC。
图源 /Look into Bitcoin & cointelegraph.com
闪电网络帮助 Bitcoin 扩容和提升支付效率的特色如下:
**支持场景:**特别适用于小额支付、游戏内支付等高频支付应用场景,但不支持解决 Bitcoin 原生用例少的问题。
**第 2 层服务商:**Strike、BlueWallet、BottlePay 等。
液态网络( Liquid Network)
液态网络作为 Bitcoin 第 2 层侧链,独立于 Bitcoin 运作,不使用 PoW 共识机制,允许用户按同等比例将 BTC 转入液态网络或转回 Bitcoin 主链。
液态网络可以在 2 分钟内确定交易,快速提高了 BTC 的交易吞吐量,并且具有更好的机密性——任何第三方不能查看交易细节。
此外,用户可以在液态网络上创建 NFT 等数字资产,还可以使用 DeFi 设施。
支持场景:构建用例,比如 NFT、DeFi 等。
代表用例:Hodl Hodl 等。
堆栈协议Stacks(STX)
Stacks 是 Bitcoin 第 2 层协议,可以视为是一个专门为智能合约服务的层,有自己的共识机制,建立在 Bitcoin 链上,不是侧链协议。
Stacks 允许开发者使用传统编程语言,比如 Java 和 Python 构建 Bitcoin 链上的去中心化用例,并且使用了一种名为「PoX」的机制,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支持运行相对复杂的智能合约。Stacks 的交易自动在每个比特币区块上结算。
相对于开发闪电网络和液态网络,使用 Stacks 协议开发用例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因此从 2017 年推出之后,行业关注度一直很高,近年来,Stacks 的开发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网络媒体文章里公布的数据,目前有超过 150 个不同的项目,正在 Stacks 上开发用例,活跃的钱包地址数量也在增长,但相比以太坊第 2 层网络 Arbitrum,活跃用户数量依旧较少。
**支持场景:**DeFi、NFT、区块链命名系统等多种复杂用例。
**代表用例:**Arkadiko、Alex、Stackswap 等。
Rootstock( RSK)
和 Stacks 类似,Rootstock 也为 Bitcoin 开发人员提供一个访问层,能够用以执行通用智能合约,实现用例开发。
Rootstock 引入了虚拟机机制,通过 RVM (Rootstock 的虚拟机),开发人员可以把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平移到 Bitcoin 链上。
同时,Rootstock 的运行方式和液态网络类似,是一条侧链,并行于Bitcoin 的主网(Layer1)运行,
Rootstock 上的原生数字资产与 BTC 按 1:1 的比例挂钩,有较高的交易速度,平均出块时间约为 30 秒。
**支持场景:**DeFi、数据洞察等。
**代表用例:**Sovryn、RIF、Money on Chain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