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ble++: RGB++ Layer首个CDP稳定币协议解析

解读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Stable++

Stable++是RGB++ Layer生态内的首个稳定币协议,采用CDP机制,将BTC和CKB作为抵押物生成RUSD稳定币。该协议结合了Stability Pool保险池及坏账重分配机制,为BTC及CKB持有者提供可靠的稳定币铸造场景。结合CKB独特的增发方式,Stable++可以在RGB++生态内构建欠阻尼系统,在市场波动剧烈时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Stable++产品功能与机制设计

Stable++的主要功能包括:

  1. 用户可通过超额抵押BTC或CKB借出RUSD稳定币,也可用RUSD赎回抵押物,抵押和赎回操作会收取手续费。

  2. 用户可将借出的RUSD质押回Stable++,获得治理代币STB作为奖励,同时获得参与资产清算的权利。

  3. 用户可将治理代币STB质押回Stable++,按照质押STB的权重从抵押和赎回手续费中获得分成。

  4. RUSD支持同构绑定和Leap功能,可实现跨链转账。

  5. Stable++设有LSD板块,NervosDAO用户可将CKB质押换取wstCKB。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清算机制的合理性和效率

Stable++采用了"Stability Pool稳定性池"和"Redistribution重分配"的双重保险机制,以确保清算过程的高效:

  1. Stability Pool允许用户存入RUSD作为"常备军"清算不良头寸。清算时,保险池中的RUSD会被直接销毁,LP获得清算头寸内的抵押品。

  2. 当Stability Pool资金不足时,Redistribution机制会启动,将被清算头寸的债务和抵押品按比例分配给所有现有头寸。

这种双管齐下的高效清算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借贷协议中的坏账问题,同时允许以较低的抵押率(如110%以内)进行借贷,提高资金利用率。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在生态内构建欠阻尼系统

Stable++与CKB的发行机制组成了一个较为健康的代币经济系统,可以形成"欠阻尼机制":

  1. CKB价格上涨时,更多人会用CKB抵押铸造RUSD,锁定CKB供应。

  2. 铸造的RUSD增加链上DeFi活跃度。

  3. 间接降低CKB通胀率,同时提高矿工收益。

这种机制有助于调节CKB的供需关系,为整个生态提供稳定性。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市场角度看Stable++的必要性

  1. 加密市场需要大规模去中心化稳定币,以降低对中心化稳定币的依赖。

  2. 当前稳定币市值仅为比特币总市值的一小部分,基于BTC的稳定币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3. 随着RGB++ Layer生态的发展,BTCFi在CKB上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基于比特币的稳定币协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Stable++的出现将为BTCFi生态带来新的想象空间,CKB生态也将成为创业者的沃土,未来可期。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解读Stable++:采用CDP机制,RGB++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GateUser-74b10196vip
· 15小时前
要不要梭一手RUSD
回复0
gas_fee_therapistvip
· 15小时前
就这缓冲力度不够嗷
回复0
MeltdownSurvivalistvip
· 15小时前
终于等到会玩的了!
回复0
Token_DustCollectorvip
· 15小时前
抵押什么 现在就割什么
回复0
梯子上的工具人vip
· 15小时前
又一个智商检测器
回复0
pvt_key_collectorvip
· 15小时前
它的门槛应该挺高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