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VAOTC成洗钱通道 监管政策迫在眉睫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件揭露: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监管应对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加密经济生态在官方政策出台前就已蓬勃发展。线下门店和网络群组形式的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服务商(VAOTC),与原生及海外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共同为投资者提供代币兑换和出入金服务,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格局。

然而,区块链技术下虚拟资产的高度匿名性与无国界特性,也为违法活动提供了便利。大量与犯罪相关的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悄然流入香港加密生态,给经营者与普通投资者带来了资金污染以及法律与合规风险等诸多挑战。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近期,一名内地大学生在香港帮人购买USDT的经历引发关注。这名学生原以为在香港交易虚拟货币是合法的,但后来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全被内地警方冻结。原来,他在闲鱼平台上接受委托,帮人购买"U"并获取报酬。具体流程是,对方将人民币转到他内地的银行卡,他在香港兑换港币现钞后,去加密货币找换店购买USDT,并将虚拟货币转到指定钱包地址。

然而,交易后不久,警方告知他涉嫌诈骗。实际上,这是一起典型的"卡接回U"式洗钱手法,与东南亚地区的有组织犯罪网络密切相关。

通过链上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从指定找换店处购买了2396枚USDT,这笔资金随后流入了与东南亚某些担保平台有业务关联的地址。这些担保平台长期为东南亚地区有组织犯罪产业提供服务,包括非法网络博彩、黑灰产、洗钱、欺诈等。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这起事件揭示了东南亚欺诈团体利用香港加密货币找换店进行资金清洗的恶性事件。其模式为常见的"卡接回U"手法,即洗钱人员从欺诈受害者处收取法币赃款后,迅速在场外交易市场将其兑换为USDT,再转回给欺诈人员的区块链地址,并从中获取佣金。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起洗钱事件并非孤例,而是一个高度产业化的大型洗钱团伙的冰山一角。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仅这一个洗钱车队就已经在香港通过同样的手法非法清洗了超过31万美金。考虑到可能存在其他未被察觉的团伙,这类非法利用香港VAOTC的产业化洗钱活动的实际规模可能更为巨大。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目前,香港虚拟资产场外交易(VAOTC)行业仍处于监管不完善阶段,不少平台因缺乏有效合规机制,成为诈骗资金洗钱的重要通道。香港金融服务及库务局(FSTB)在2024年2月发布了有关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服务的立法咨询文件,提出通过《反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AMLO)建立OTC商的牌照管理体系,以确保这些公司满足反洗钱(AML)以及客户身份验证(KYC)等合规要求。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随着香港即将出台针对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的监管政策,OTC服务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合规压力。VAOTC经营者亟需系统梳理客户尽职调查(KYC)流程和资金来源审查机制(AML),全面排查业务中潜在的非法资金风险。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为积极应对即将落地的OTC牌照制度,产业参与者应主动了解相关合规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与监管机构及行业自律组织之间的沟通,并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交易监控,及时识别可疑行为。同时,平台应严格拒绝与任何涉嫌黑灰产资金产生关联,切断违法资金利用OTC通道洗白的可能性。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总体而言,香港即将出台的OTC合规政策为虚拟资产场外交易行业提供了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产业内的经营者应积极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合规水平,从而增强竞争力,在香港这个加密经济繁荣的市场中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智能合约恐惧症vip
· 1小时前
合规人的春天来了
回复0
椰子丝半仙vip
· 9小时前
炒币的千万要小心啊 真吓人
回复0
Meme币研究员vip
· 9小时前
在去中心化金融的狂野西部又是一天,真的。
查看原文回复0
WalletsWatchervip
· 9小时前
小孩天真死了 合规底线都不懂
回复0
大鱿鱼讲师vip
· 9小时前
这么久才管醒了?
回复0
薛定谔的矿工vip
· 9小时前
人在香港,身份迷惑
回复0
Fork_Tonguevip
· 9小时前
某些人还真敢钻空子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