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Coinbase多元布局应对挑战:股价回暖盈利模式待优化
Coinbase的进击:多元布局与挑战并存
美国加密货币行业的合规推进进程中,Coinbase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期,该公司通过赞助美国建国250周年阅兵式等举措,试图在主流社会和政治舞台上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Coinbase在过去几个月里持续加速产品创新和生态扩展,致力于优化用户体验并提升市场信心,同时努力打造更为多元化的增长引擎。
股价回暖与盈利模式隐忧
2025年以来,Coinbase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展现出积极信号,股价和用户活跃度均有所回升。
截至2025年6月16日,Coinbase(COIN)股价已回升至242.71美元,较2025年4月的151.47美元低点上涨超过60%。这波反弹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2025年5月中旬COIN正式纳入标普500指数的积极影响。作为首家加入该指数的加密公司,这标志着其在主流金融市场中的认可度提升,为股价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相较于2021年4月342.98美元的上市高点,当前股价仍下跌约29%。
数据显示,已有1560家上市机构报告持有Coinbase股票,合计持股超过1.2亿股,其中包括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用户活跃度方面,网站流量监测数据显示,Coinbase在5月份的活跃用户数量达到3470万,在行业中排名第二。
然而,亮眼的市场表现背后,Coinbase的盈利结构存在较大隐忧。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约63%的收入来自交易手续费。这种高度依赖交易费用的模式使其营收极度敏感于加密市场的波动与活跃度。2025年第一季度,Coinbase的交易收入环比下滑19%,降至13亿美元,反映出市场成交量面临明显压力。此外,链上生态的快速发展也在逐步分流交易量和用户注意力,加剧对中心化交易所的竞争压力。
Coinbase近期还面临严重的信任挑战。今年5月,公司披露了一起影响超过6.9万名用户的数据泄露事件,潜在损失高达数亿美元,严重冲击用户信任与品牌形象。此外,因股价表现不佳及信息披露问题,Coinbase遭遇集体诉讼。监管机构正调查Coinbase在2021年直接上市过程中是否夸大用户数据,重点审查其"1亿验证用户"指标的真实性。这些事件也一度引发市场恐慌,成为压制股价的负面因素。
多维竞争:产品创新与全球战略布局
面对市场环境的多重挑战,Coinbase正积极通过产品创新和全球战略布局,寻求多元化增长路径,力图重塑市场竞争优势。
在永续合约方面,Coinbase宣布将在美国本土推出合规的永续合约产品,正式进军美国加密衍生品市场。此外,Coinbase还宣布以29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加密期权与永续合约平台之一Deribit,大幅增强其在加密衍生品市场的地位。
支付领域,Coinbase联合多家电商平台,推动USDC在电商支付中的应用。公司还与一家知名信用卡公司合作推出新的加密信用卡,计划于2025年秋季面向美国市场发行,提供最高4%的比特币消费返现。
为应对CEX与DEX日趋融合的趋势,Coinbase宣布将把Base网络DEX集成至主应用程序,实现对数百万种链上资产的访问。公司还在Base上推出新代币,以增强该链在Layer2网络的竞争力和流动性。
面向开发者,Coinbase推出CDP钱包,这是一种结合账户抽象与托管入口的新型钱包基础设施。用户无需管理私钥,也不依赖中心化托管方,即可完全控制链上资产。
机构投资者方面,Coinbase旗下资产管理公司推出了专为非美国机构投资者设计的新基金,旨在帮助机构客户在持有比特币的同时获取稳定的链上收益。
在全球合规扩张方面,Coinbase正积极争取成为首批获得欧洲加密业务许可的平台之一。公司还在美国获得了重要的虚拟货币牌照。同时,Coinbase也在加强政经资源整合,如邀请资深政治策略家加入公司顾问委员会等。
总体而言,Coinbase凭借合规先发优势、政经资源支持以及纳入标普500带来的市场认可,已在主流金融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监管环境和加剧的市场竞争,Coinbase能否有效应对政策风险、提升盈利结构多样性,并持续赢得用户信任,仍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