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加密货币监管趋严 稳定币主导新格局
从监管荒野到合规之路:加密货币行业的演变
随着加密货币行业逐步迈入主流,我们正经历着一个转折点。过去十余年,区块链技术为我们开启了一个超脱传统监管的平行世界。然而,如今这个行业正在向合规低头,寻求与传统金融体系接轨。
合规化趋势
加密货币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监管之外的特性。从早期的ICO到后来的DeFi热潮,再到如今的稳定币革命,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然而,随着BTC ETF的获批等标志性事件的发生,原生加密货币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然落幕。
行业开始追求合规,试图弥补传统金融的空白。稳定币、真实世界资产(RWA)以及支付解决方案成为发展重点。与此同时,纯粹的资产发行仍然盛行,一个故事或一串合约地址就能引发热议。
这种转变的根源在于,区块链技术目前还缺乏有效约束恶意行为的手段。虽然我们可以保证节点的诚实性和DeFi的去中介化,但对于项目方的行为却难以掌控。许多雄心勃勃的非金融应用难以落地,不仅仅是因为技术限制,更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
向合规妥协或许是非金融化应用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尽管这一过程充满讽刺和无奈。我们正在迎来一个"链上霸权"的时代,自下而上的创新机会正在被压缩。
稳定币的主导地位
链上霸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稳定币的霸主地位以及传统互联网模式的重演。
就稳定币而言,法币支持的稳定币和收益型稳定币(YBS)正主导市场。最近通过的《天才法案》为稳定币发行提供了明确的监管框架,这可能标志着行业进入新阶段。该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获得许可并接受监管,持有1:1的储备资产,并定期披露储备情况。这不仅消除了市场对某些稳定币的担忧,也为区块链支付的大规模采用铺平了道路。
然而,这也意味着链上交易媒介正式被纳入监管体系。这可能会给DeFi等领域带来新的挑战,比如稳定币被冻结的风险。
另一方面,YBS稳定币正成为新的热点。从对冲基金到做市商再到交易所,各方都在争相进入这一领域。虽然这种模式有其创新之处,但目前的热潮似乎已偏离了初衷,更多地成为了一场APY之战。
资产发行的演变
公链仍是最大的资产发行平台,但其模式正在向传统互联网靠拢。一些项目的盈利模式已与Web2无异,对社区的回馈越来越少。资产发行平台正成为各大机构关注的焦点。
Launchpad成为投资者追逐暴利的新宠,但其运作模式也存在问题。一些项目甚至完全脱离区块链,仅靠发币筹资。这种极端投机行为正在不断降低行业底线。
面对这种局面,一些人提出了DeSci等新概念,试图平衡投机和创新。然而,这些尝试似乎难以与当下流行的meme和AI项目相抗衡。随着市场降温,一些项目开始采用更直接的Ponzi模式,这进一步引发了对行业未来的担忧。
注意力经济的崛起
项目推广策略也发生了变化。相比技术宣讲,更多项目选择直接"购买"注意力,采用类似短视频平台的营销手法。虽然注意力无疑是当今最宝贵的资产之一,但如何衡量和利用它仍存在争议。
一些项目尝试通过AI量化注意力价值,但这种模式是否能捕捉长期价值仍有待观察。目前,Token正逐渐成为一种"快销品",项目方和KOL们各取所需,但真正的创新和价值创造似乎被忽视了。
未来展望
随着稳定币和区块链支付走向主流,加密货币行业正面临着身份重塑。然而,对于行业"原住民"来说,真正需要的或许是链上原生的创新解决方案,而非简单地模仿Web2模式。
尽管当前形势似乎印证了一些比特币早期支持者的预言,但我们仍然期待未来能带来惊喜。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道路或许曲折,但其潜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