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社交重塑未来:数据主权与去中心化的双重探索

robot
摘要生成中

探索Web3社交的未来

Web3社交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社交网络的认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Web3社交提供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包括社交金融(SocialFi)和去中心化社交(Desoc)等。这些新兴概念正在积极探索未来社交网络的可能性。

虽然Web2社交产品如Facebook、X等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Web2平台通常集中控制用户数据,缺乏透明度和隐私保护,平台治理往往由少数实体掌控。创作者激励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相比之下,Web3社交强调去中心化、用户数据隐私和控制权,以及加密货币经济学的激励机制。一些新兴协议和产品如Lens、CyberConnect、Farcaster等正在重塑社交网络的面貌。SocialFi将金融和社交融为一体,而Desoc则致力于建立去中心化的社交生态系统。

尽管社交领域长期被认为是下一个大规模应用的希望,但目前仍未实现突破。层出不穷的社交产品是否只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的下一代大规模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Web3社交的核心概念和解决方案,分析其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我们将回归社交的本质,审视Web3社交领域,揭示其在重新定义社交网络中扮演的角色。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为什么需要Web3的社交?

社交的本质不随历史的发展而改变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社交需求。无论是面对面交流、书信往来还是在石板上刻字,社交需求的本质并未随时代发展而改变。可以将社交的核心需求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保持联结和归属感:社交让人们感到有归属,满足情感需求,建立亲密关系并获得支持。

  2. 信息学习和交换:通过社交,人们可以分享经验、知识和信息,促进学习和个人成长。

  3. 合作与互助:社交有助于人们协作、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4. 社交认同和自我表达:社交是人们展示自我、建立身份认同和获得认可的方式。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Web2社交解决"快、好、省"的需求

Web2社交产品的发展历史表明,它们主要解决了社交的"快、好、省"需求。Facebook让人们能更快地结识朋友和分享信息,X使人们能更快地看到热点新闻和互动讨论,LinkedIn使职场社交从线下介绍转变为线上快速交友。本质上,Web2社交产品提供了更快速、更方便、更经济的服务。

传统社交行业困境

然而,Web2社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所有权和中心化两个方面:

  1. 数据所有权:

    • 隐私泄露:用户数据大量收集和利用,导致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 价值没有反哺用户:用户数据为平台带来收益,但用户无法从中受益。
    • 无法跨平台:用户数据归属平台,导致难以在不同社交平台间流通。
  2. 中心化:

    • 抗审查能力弱:信息存储在中心化服务器,易受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言论自由难以实现。
    • 平台限制:中心化平台存在诸多限制和约束,用户自由受到影响。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Web3社交行业产品分析

面对Web2社交存在的问题,Web3产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Web3社交产业可分为应用层、协议层、区块链层和存储层。本研究从社交的不同需求点出发,分析Web3社交项目的发展现状。

数据价值反哺用户

  1. Lens Protocol:

    • 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协议
    • 用户社交图谱数据以NFT方式存储
    • 实现数据价值可交易、数据流通性和高度去中心化
  2. friend.tech:

    • 将个人影响力代币化,实现粉丝经济
    • KOL可通过手续费获得收益,粉丝可通过交易获利
  3. Bodhi:

    • 内容资产化
    • 将创作者的单独内容进行交易
    • 内容存储在Arweave上,实现去中心化存储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抗审查

  1. Farcaster:

    • 去中心化社交协议
    • 实现去中心化身份和链上链下结合
    • 用户粘性较高
  2. Nostr:

    • 开源去中心化社交协议
    • 采用独特的服务框架,由客户端和"中继器"组成
    • 实现高度抗审查性

Web3带来的原生社交场景

DeBox:

  • 解决"持仓聊天"问题
  • 建立特定NFT或Token持有者的社群
  • 通过持仓作为共识,凝聚社群成员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为什么Web3社交相比其他赛道相对冷清?

  1. 去中心化与用户体验的权衡:

    • 用户界面和操作相对复杂
    • 需要权衡去中心化程度和用户体验
  2. 社交产品的替换成本很高:

    • 用户在现有平台上已建立稳定社交关系和数据积累
    • 新产品需要提供显著优势才能吸引用户迁移
  3. 数据价值反哺用户的可持续性:

    • 许多项目仍处于庞氏阶段
    • 需要找到合理的代币经济学模型和函数曲线
  4. 社交的目标用户与Web3用户画像的重叠度较低:

    • Web3用户多带有投机和致富需求
    • 社交项目需要真实的用户来满足社交需求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社交的商业模式

社交产品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广告收入、会员收入,到数据垄断后的精准广告投放,再到通过token/NFT进行数据价值反哺用户的发展趋势。未来可能会更加注重用户数据价值、用户参与度和社区治理,以及更为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社交的未来探索:Web3社交与AI浪潮的碰撞

AI和Web3作为新时代的两股浪潮,在社交领域从不同角度发力。AI主要发力于情感陪伴与支持,Web3则聚焦于数据价值反哺用户和抗审查。两者都处于早期阶段,但都致力于满足人类对社交的原始需求。

一些项目开始将AI与Web3结合,如Myshell和Siya.AI,试图在社交领域创造新的可能性。这种结合可能会在满足用户多样化社交需求方面产生新的突破。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总结

Web3社交虽然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尚未出现大规模应用,但其在数据价值反哺用户和抗审查方面的创新仍然备受关注。未来,Web3社交可能会在社区属性、游戏结合等方向继续探索。尽管目前相对冷清,但Web3社交的发展前景仍被寄予厚望,不断涌现的新项目和技术持续推动着这个领域向前发展。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探索Web3社交未来:从定义到商业模式,再到AI浪潮的影响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幸存者谬误vip
· 10小时前
呵 又是一本正经吹区块链
回复0
NewLiquidationWatchervip
· 13小时前
这成本谁扛得住啊
回复0
快照日长工vip
· 15小时前
这波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
回复0
无情哈拉vip
· 15小时前
又搞新概念割韭菜了
回复0
SelfRuggervip
· 15小时前
才懒得迁移用户呢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