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USDT黑名单分析:29亿美元冻结背后的恐怖融资与洗钱链
稳定币在洗钱和恐怖融资中的应用:USDT黑名单分析
引言
近年来,稳定币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监管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建立冻结非法资金的机制。主流稳定币如USDT和USDC已具备这种技术能力,并在多个案例中证明了其在打击洗钱和非法金融活动方面的作用。
研究发现,稳定币不仅用于洗钱,还频繁出现在恐怖组织的融资过程中。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USDT黑名单地址分析
通过链上事件监测,我们对Tether黑名单地址进行了识别和追踪。分析方法已通过Tether智能合约源码验证。核心逻辑如下:
事件识别:Tether合约通过两个事件维护黑名单状态:
数据集构建:对每个被拉黑的地址记录以下信息:
1.1 核心发现
基于以太坊和Tron链上的Tether数据,我们发现:
自2016年1月1日起,共有5,188个地址被加入黑名单,涉及冻结资金超过29亿美元。
仅在2025年6月13日至30日期间,就有151个地址被拉黑,其中90.07%来自Tron链,冻结金额高达8,634万美元。黑名单事件的时间分布:6月15日、20日和25日为拉黑高峰,其中6月20日当天单日拉黑地址数高达63个。
冻结金额分布:金额排名前十的地址共冻结5,345万美元,占总冻结金额的61.91%。平均冻结金额为57.18万美元,但中位数仅为4万美元,表明少量大额地址拉高了整体平均。
生命周期资金分布:这些地址累计接收资金8.08亿美元,其中7.21亿美元在被拉黑前已被转出,仅有8,634万美元实际被冻结。这表明大部分资金在监管介入前已被成功转移。此外,有17%的地址完全没有出账记录,可能作为临时存储或资金聚合点。
新创建地址更易被拉黑:41%的黑名单地址创建时间不足30天,27%存续时间为91-365天,仅有3%使用时间超过2年,说明新地址更易被用于非法活动。
多数地址实现"冻结前出逃":约54%的地址在被拉黑前已转出其90%以上的资金,另有10%在冻结时余额为0,表明执法行动多数只能冻结资金残值。
新地址洗钱效率更高:通过分析发现,新地址在数量、被拉黑频率和转账效率方面都表现突出,洗钱成功率最高。
1.2 资金流向追踪
通过链上追踪工具,我们进一步分析了6月13日至30日间被拉黑的151个USDT地址的资金流动,从中识别出主要的资金来源与流向。
1.2.1 资金来源分析
内部污染(91个地址):这些地址的资金来自其他已被拉黑地址,表明存在高度互联的洗钱网络。
钓鱼标签(37个地址):许多上游地址被标注为"Fake Phishing",可能是掩盖非法来源的欺骗性标签。
交易所热钱包(34个地址):资金来源包括多家知名交易所的热钱包,可能与被盗账户或"骡子账户"相关。
单一主要分发者(35个地址):同一个黑名单地址多次作为上游,可能作为聚合器或混币器进行资金分发。
跨链桥接入口(2个地址):资金部分来源于跨链桥,表明存在跨链洗钱操作。
1.2.2 资金去向分析
流向其他黑名单地址(54个):黑名单地址之间存在"内部循环链"的结构。
流向中心化交易所(41个):这些地址将资金转入多家知名CEX的充值地址,实现"下车"。
流向跨链桥(12个):表明部分资金试图逃离Tron生态,继续跨链洗钱。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交易所同时出现在资金流入(热钱包)和流出(充值地址)两端,进一步凸显其在资金链中的核心位置。当前交易所对AML/CFT的执行不足以及资产冻结滞后,可能让不法分子在监管介入前完成资产转移。
我们建议各大加密交易平台作为资金的核心通道,应加强实时监测与风险拦截机制,防患于未然。
2. 恐怖融资分析
为了进一步理解USDT在恐怖融资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分析了以色列国家反恐融资局(NBCTF)发布的行政扣押令。尽管采用的单一数据源难以还原全貌,但将其作为代表性样本,用于评估USDT涉恐交易的保守分析和估计。
2.1 核心发现
发布时点:自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伊朗冲突升级后,仅新增1份扣押令(6月26日)。而上一份文件停留在6月8日,显示出在地缘紧张时期执法响应存在滞后。
目标组织:自2024年10月7日冲突爆发以来,NBCTF共发布8份扣押令,其中4份明确提到"哈马斯",而最新一份则首次提到"伊朗"。
扣押令涉及到的地址和资产:
我们对76个USDT (Tron) 地址的链上追踪揭示了Tether在响应这些官方指令时的两种行为模式:
主动冻结:Tether在扣押令发布前就已将其中17个Hamas相关地址加入黑名单,平均提前28天,最早甚至提前了45天。
快速响应:对其余地址,Tether在扣押令公布后平均仅用2.1天即完成冻结,显示出良好的执法配合能力。
这些迹象表明,Tether与一些国家执法机构之间存在密切,甚至前置性的合作机制。
3. 总结与AML/CFT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研究显示,虽然稳定币如USDT为交易可控性提供了技术手段,但在实践中AML/CFT仍面临以下挑战:
3.1 核心挑战
滞后执法 vs 主动防控:目前多数执法行为仍依赖事后处理,留给不法分子转移资产的空间。
交易所的监管盲区:中心化交易所作为进出金枢纽,往往监测不足,难以及时识别异常行为。
跨链洗钱愈发复杂:多链生态和跨链桥的使用,使得资金转移更隐蔽,监管追踪难度倍增。
3.2 建议
我们建议稳定币发行方、交易所及监管机构:
只有在及时、协同、技术成熟的AML/CFT体系下,稳定币生态系统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4. 行业努力
目前,业内正致力于推动加密行业的安全性与合规性建设,专注于为AML和CFT提供可落地、可操作的链上解决方案。一些关键产品包括:
4.1 合规解决方案
专为交易所、监管机构、支付项目和DEX设计,支持:
帮助用户满足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
4.2 可视化链上追踪平台
这类平台已被全球多家监管与执法机构采用。它们支持:
这些工具共同体现了行业守护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秩序与安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