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项目上币困境:数据真实性、投资背书与代币流通的权衡
项目上币的现状与思考
在最近的品牌和主网升级过程中,我们与多家交易平台进行了接触。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构建的项目,我们对这些标准流程已经相当熟悉。除了必要的合规程序和代码审计外,主要考虑的是市场预算、新增用户/流量以及如何让现有用户受益等方面。这是一个双方互利的过程:项目方需要流动性和新的交易渠道,而交易平台则需要用户和交易量。
然而,在与研究部门沟通时,我们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挑战。他们提出了几个可能导致我们无法上架或需要增加预算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数据和热度的问题。研究部门认为我们的社交媒体和链上数据不足,并拿同行业的其他项目作比较。但这让我感到困惑,作为专业的研究团队,难道他们无法分辨数据的真实性吗?例如,一个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社交账号,每条推文却只有几千浏览量和不到10条评论,这显然不合理。同样,链上数据也存在异常,如单个交易哈希包含多条交易记录,这不太符合正常用户行为。特别是在AI数据标注领域,由于门槛和成本的限制,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标注活动,除非完全忽视成本或者目的并非数据本身。
其次是投资机构背书的问题。现在的项目上架(除了meme币)通常需要知名风投的支持。但作为一个运营了6年多的老项目,我们一直依靠自身资金发展,从未接受外部投资。在我们看来,这种纯社区驱动、无风投控制的模式应该是值得赞赏的。然而,研究部门却将此视为缺乏正统机构背书、不具有合法性和热度的表现。
第三个问题涉及代币流通量和估值。我们的代币从2019年至今已全部解锁,市值等于完全稀释估值,其中近70%的代币锁定在验证人节点中。研究部门认为这存在较大的抛售压力,但我们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首先,大部分代币都在验证人节点中;其次,作为一个纯社区驱动的项目,谁会大规模抛售?再者,我们的项目已经存在多年,如果要抛售,早就已经发生了。最后,抛售压力应该与市值和完全稀释估值成正比,而我们作为一个拥有实际业务、产品、客户和收入的AI数据层项目,市值却不到1亿美元,相比那些刚上线就估值10亿美元的项目,我们的抛售风险反而更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令人不安的趋势似乎成为了项目上币的基本操作,如流量造假、数据造假、项目换皮、空投给工作室然后由做市商出货等。这些做法虽然我们了解,但我们选择不去采用。因为这些行为最终只会让工作室、灰产和庄家受益,而普通投资者和行业健康发展则成为了代价。
回想2017/2018年ICO时期,虽然社区资源有限,但大家讨论的都是如何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如何推广到市场,遇到黑客攻击时如何互帮互助等。那时介绍风投和交易所上币机会都是无偿的,而现在则充斥着各种回扣、介绍费和管理费。
确实怀念那个纯粹的时代,也希望行业能够回归到更注重项目本质和长远发展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