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 稳定币难通过货币体系三大关键测试

robot
摘要生成中

国际清算银行:稳定币难以成为真正的货币

国际清算银行近日发布报告指出,稳定币并不符合真正货币的标准。这家被誉为"央行之央行"的机构认为,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资产未能通过成为货币体系支柱所需的三项关键测试: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

在其年度报告中,国际清算银行审视了新一代金融技术,并表示稳定币等创新在未来货币体系中的角色仍不明确。报告指出,稳定币在衡量健全货币安排应具备的三个理想特征时表现不佳,因此无法成为未来货币体系的核心。

国际清算银行:稳定币未能通过"三项关键测试",并不是真正的货币

报告作者承认稳定币确实具有一些优势,如可编程性、伪匿名性以及对新用户友好的接入方式。此外,其技术特性可能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交易速度,尤其是在跨境支付领域。

然而,与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以及商业银行和其他私营部门实体发行的工具相比,稳定币可能会通过削弱政府的货币主权(有时是通过隐蔽的美元化)并助长非法活动而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尽管稳定币在加密生态系统的出入口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通胀高企、存在资本管制或难以获得美元账户的国家中日益普及,但这些资产不应被视为等同于现金。

具体而言,由于其结构设计,稳定币未能通过弹性测试。以某知名稳定币为例,它由"名义上等值的资产"支持,任何"额外的发行都需要持有者全额预付款",这施加了"预先付现约束"。

此外,与中央银行储备不同,稳定币并未满足货币的"单一性"要求——即货币可以由不同银行发行并被所有人无条件接受——因为它们通常由中心化实体发行,这些实体可能设定不同的标准,也不一定总是提供相同的结算保障。

报告指出,稳定币的持有者会标注发行方的名字,这种情况类似于19世纪美国自由银行时代流通的私人银行券。因此,不同稳定币之间经常以不同的汇率进行交易,破坏了货币的单一性。

出于类似原因,稳定币在促进货币体系完整性方面也存在重大缺陷,因为并非所有发行方都会遵循标准化的了解你的客户(KYC)和反洗钱(AML)准则,也无法有效防范金融犯罪。

尽管国际清算银行表达了这些担忧,但该组织仍看好通证化的潜力,认为这是从跨境支付到证券市场等领域的革命性创新。报告认为,以中央银行储备金、商业银行货币和政府债券为核心的通证化平台,可以为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奠定基础。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分享
评论
0/400
智能合约恐惧症vip
· 07-11 10:03
代码要看懂再跑
回复0
ExpectationFarmervip
· 07-11 10:03
这不废话么呢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