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KOL营销史:从微信群到Kaito的演进之路

从历史角度解读加密货币市场的演变

加密货币市场的历史充满了起起落落。翻开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页都隐含着"快速致富"的诱惑。然而,仔细审视这些文字背后的含义,我们会发现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普通投资者。

加密货币社交媒体(CT)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关注技术和数据的从业者,我发现自己更多地关注项目本身,而不是跟风炒作。

近期,CT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将关键意见领袖(KOL)与项目推广结合起来。这种模式已经被某些平台标准化和系统化。

这些平台成功地搭建了项目方和KOL之间的桥梁,类似于传统互联网行业的一些成功案例。它们在加密货币牛市后仍然保持了较强的生命力。

这种模式并非完全原创,而是集合了过去十年中文信息流的精华。它融合了媒体年框和KOL内卷等多个元素。

群聊时代:2018-2021

现在大家熟知的加密ETF、稳定币和DeFi对早期参与者来说可能很陌生。当时的加密圈更为单纯,以比特币和挖矿为核心,尽管基础设施不足,但人们坚信比特币终将上涨。

虽然路易十六失去了头颅,但是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主的KOL却有了明确的起点。

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的3点钟社群标志着这一时代的开始。此后,微信群和AMA成为主流的营销方式,创始人与潜在"社区成员"进行直接交流。

某知名投资人的加入,象征着这场小众活动获得了主流认可,就像多年后另一位投资大佬购买了某知名NFT项目一样。

AMA可以看作是信息资产的发行方式,微信群是其发射台,3点钟社群则相当于当时的主流交易平台。这构成了2017年后比特币第一个真正牛市的核心记忆。

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早期KOL,但"千媒大战"仍然以传统媒体形式为主。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对KOL的分销能力认可度不高;二是当时正值自媒体行业创业高峰期的尾声。

换句话说,市场更认可传统媒体人加媒体品牌的组合。多家知名加密媒体纷纷成立或获得融资,其中某家媒体的表现尤为出色。

2017年5月19日之前的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加密货币最美好的时代,值得永远怀念。

Twitterscan的短暂繁荣:2022

2021年5月19日,一项政策导致了加密行业的大规模迁移。从此,中文媒体失去了信息优势。

在此之前,国际项目方都要主动与中文媒体沟通,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算力和消费市场。但政策变化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中文媒体不得不放低姿态与海外项目方打交道。

一个关键变量是,某家顶级中文媒体也随之消失,留下了一片茫然的中文加密Twitter用户。

KOL风潮才真正兴起,技术和投研向的KOL首先获得成功。当时,某些著名的加密人物是内容输出的主力,深度研究成为主流。

以KOL为职业的KOL刚刚起步,但从2022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1. 多起重大事件的发生,使得市场陷入低谷,再好的项目分析也难以自圆其说。

  2. 技术叙事逐步崩塌,高额融资与实际交付结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只是到2024年才完全爆发。

投研和技术的双向崩溃,为职业KOL创造了机会。Twitterscan的融资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Twitterscan的产品理念并不复杂,通过整理Twitter上的加密用户和内容,帮助用户发现市场动向。但它面临一个致命问题:如何实现商业闭环?

参考同类产品的变现方式,Twitterscan难以说服用户为二次加工的公开信息付费。

某些后来的项目吸取了Twitterscan的经验教训,意识到必须商业化,必须引入代币经济学。

Friend Tech:2023年的社交代币实验

2023年的Friend Tech对我们来说记忆犹新,它是对KOL变现能力的首次重大测试。

与Twitterscan不同,Friend Tech鼓励KOL交易自己的"影响力",甚至相互制造虚假影响力。这种做法虽然争议,但确实刺激了交易量。

Friend Tech是某知名公链推出后的第一个爆款应用,也是匿名开发者成功的最后一个大型项目。根据数据,其日活用户曾超过10万。

虽然地址数量不能等同于实际用户数,但考虑到整个加密货币圈的活跃用户规模,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可信的。

Friend Tech的兴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1. 内容本身难以直接变现,它更适合作为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中介。

  2. 社交金融(SocialFi)模式屡屡失败,目前加密圈似乎只有"资产发行"这一种可行模式。

Twitterscan和Friend Tech的经历告诉我们:

  1. 加密Twitter上的信息很有价值,但需要合适的利用方式,最好将信息流和资金流分离。

  2. 未来的创业方向必然会转向KOL,因为KOL处于交易所、项目方和散户的中间地带。

Kaito:2024-2025年的策略调整

有一个常见误解是,Kaito最初与KOL业务没有太大关系。

Kaito实际上是人工智能热潮在加密货币领域的产物。2023年2月,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发了加密行业对AI的狂热。在经历了2022年的内部问题和元宇宙泡沫破裂后,加密行业迫切需要AI的加持。

Kaito最初的业务模式是AI搜索,只是更专注于加密货币内容。然而,Kaito似乎意识到了这条路的局限性。

  1. 传统的区块链浏览器工具开发成本高,盈利能力差,而且竞争激烈。

  2. 信息分析工具的实用性不强,特别是在信息发现能力方面,Twitter并未解决这个问题。

Kaito在初期开发中进行了长期内测,这个过程极为严格。判断Kaito何时转向KOL排名已不重要,因为某个类似项目的成功促使KOL主动参与竞争。

Kaito依靠产品力,而不是先发优势吸引KOL。在之前的项目出现之前,加密KOL经过2022年以来的专业化和商品化,已经被机器人和垃圾信息包围许久,Kaito首次给了"真人KOL"脱颖而出的机会。

大胆猜测,Kaito的KOL排名和积分计算可能不完全依赖算法,人工因素可能比AI更重要。毕竟,加密Twitter上的KOL数量有限,根据二八定律,对1000-10000个账号进行统计和分析还是可行的。

因此,Kaito采取了以下三步策略:

  1. 分离信息流和资金流,KOL只需关注提升自己的排名,某些评分自然会随之而来。机器人账号和刷粉账号会被排除在外,项目方的营销团队可以通过评分来识别真正有影响力的KOL。

  2. 评分系统不涉及代币,更像是一个市场公允的排行榜。虽然可能会有人为操纵,但主要是KOL之间的竞争,情绪和热度相对可控。同时,KOL会吸引项目方和交易所的注意,实现了信息流向资金流的转化。

  3. Kaito终结了传统代理机构的辉煌时期。Kaito自身就是市场上最大、最标准化的代理机构,这也是它在发行代币后仍能维持商业模式的根本原因。

解构Kaito:推特InfoFi的"标准件"?

然而,某次事件证明,信息流平台在空投、质押、上市之外,想要探索更多代币化尝试仍然面临很大挑战。某些DeFi项目可以持续拆分小盘代币,但信息流平台的选择仍然非常有限。

至于InfoFi、Kaito Connect、Kaito Pro等新产业或业务线,它们并未创造出超越现有评分系统的新边界,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Kaito成功促进了KOL之间的良性竞争,占据了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使某些大型交易所试图进入这个领域,效果也不一定会好。正如之前所说,市场公允价值难以衡量,某大型交易所的社交功能也没能超越加密Twitter,这就是明证。

解构Kaito:推特InfoFi的"标准件"?

未来展望

Kaito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弥合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产品,基于信息流直接产生交易。

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加密用户并不真正认可信息流的价值,他们更关注的是流动性本身。

解构Kaito:推特InfoFi的"标准件"?

解构Kaito:推特InfoFi的"标准件"?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RektHuntervip
· 07-10 19:50
韭菜一茬接一茬
回复0
GasFeeCrybabyvip
· 07-10 19:48
韭菜割韭菜的历史呗
回复0
幸存者谬误vip
· 07-10 19:43
割韭菜新思路?
回复0
空投猎人小王vip
· 07-10 19:35
韭菜一直都在 历史一直在轮回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