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网络安全性演进:从中心化控制到去中心化治理

robot
摘要生成中

L2网络安全性的三个阶段:从证明系统到去中心化治理

以太坊L2网络的安全性一直是社区关注的焦点。近期,有人提出了衡量L2网络成熟度的"战斗测试"(Battle Tested)标准,引发了对L2安全性阶段划分的讨论。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L2网络安全性的三个阶段及其发展逻辑。

L2网络安全性的三个阶段

Vitalik将L2网络的安全性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基于安全委员会对无信任组件的控制程度:

  1. 阶段0:安全委员会拥有完全控制权,可以通过简单多数票否决证明系统的结果。

  2. 阶段1:安全委员会需要75%以上的批准才能覆盖证明系统,且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外部成员参与。

  3. 阶段2:安全委员会只能在可证明的错误情况下采取行动,如两个冗余证明系统相互矛盾时。

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从中心化控制到去中心化的渐进过程,安全委员会的"投票份额"逐步减少。

数学模型分析最优阶段选择

Vitalik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数学模型来量化不同阶段的安全性。该模型基于以下假设:

  • 每个安全委员会成员有10%的独立故障概率
  • 活跃性故障和安全性故障概率相等
  • 阶段0和阶段1分别采用4/7和6/8的多数决策机制
  • 存在单一的整体证明系统

通过二项分布计算,模型得出了不同阶段下L2网络失败的概率。结果显示,随着证明系统质量的提高,最佳阶段从0逐步过渡到1,再到2。

数学模型揭示L2阶段选择逻辑:为何阶段1可能被跳过?

实际应用中的考量

Vitalik指出,简化模型的假设并不完全符合现实情况。实际中,安全委员会成员可能存在"共同模式故障",而证明系统可能由多个独立系统组成。这些因素使得阶段1和阶段2比模型预测的更具吸引力。

从数学角度看,阶段1似乎可以被跳过。但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效率,可以赋予单个安全委员会成员短期延迟提款的权限,以平衡安全性和灵活性。

同时,过早进入阶段2也存在风险,特别是如果牺牲了底层证明系统的加强工作。Vitalik建议数据提供商应该展示证明系统的审计和成熟度指标,以及当前所处的阶段。

总的来说,L2网络的安全性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效率之间寻找平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的积累,L2网络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学模型揭示L2阶段选择逻辑:为何阶段1可能被跳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智能合约反叛者vip
· 13小时前
安全性最重要
回复0
bridge_anxietyvip
· 07-11 03:05
路还很长走呗
回复0
frenethvip
· 07-10 07:53
安全第一位啊
回复0
GateUser-3824aa38vip
· 07-10 07:51
先稳后进才是王道
回复0
SoliditySlayervip
· 07-10 07:50
风控很重要啊
回复0
破产_倒计时vip
· 07-10 07:48
安全很重要的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