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万纪念】晒出我的Gate时刻,解锁限量好礼!
Gate用户突破3000万!这不仅是数字,更是我们共同的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开通账号的激动,抢购成功的喜悦,或陪伴你的Gate周边吗?
📸 参与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广场晒出你的故事,一起见证下一个3000万!
✅ 参与方式:
1️⃣ 带话题 #我的Gate时刻# ,发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视频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参与浏览量前10额外奖励
推特回链请填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独家奖励:
🏆 创意大奖(3名):Gate × F1红牛联名赛车模型一辆
👕 共创纪念奖(10名): 国际米兰同款球员卫衣
🥇 参与奖(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奖(10名):Twitter前10浏览量,送Gate × 国米小夜灯!
*海外用户红牛联名赛车折合为 $200 合约体验券,国米同款球衣折合为 $50 合约体验券,国米小夜灯折合为 $30 合约体验券,品牌抱枕折合为 $20 合约体验券发放
🧠 创意提示:不限元素内容风格,晒图带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周边产品、GT图案、活动纪念品、活动现场图等均可参与!
活动截止于7月25日 24:00 UTC+8
3
区块链热潮下的理性思考:技术应用与投机风险并存
区块链热潮下的冷思考
2018年初,一位知名投资人在某投资群中呼吁企业家们全力投入区块链领域的言论引发热议,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事实上,早在此前的一次演讲中,这位投资人就曾强调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作为老牌互联网企业的迅雷率先将区块链技术付诸实践。2017年年中,迅雷推出了一款名为玩客云的设备,旨在通过用户贡献闲置带宽资源来扩充公司的内容分发网络。用户可以获得名为"玩客币"的虚拟资产作为回报。迅雷高管曾表示,玩客币更类似于积分系统,主要用于公司内部服务,而非交易目的。
然而,这个原本旨在降低带宽成本的举措却意外引发了市场热捧。玩客云设备的价格在二手市场上被炒至原价数倍,玩客币的价值也大幅攀升。恰逢中国监管部门叫停ICO和国内虚拟货币交易所,玩客币因未进行ICO而暂时避开了监管风暴。这一系列事件推动迅雷股价在短短两个月内从4美元飙升至27美元。
受到迅雷成功的启发,多家公司纷纷加入区块链概念热潮。百年老店柯达宣布发行柯达币,声称这是一种基于图片的加密货币,旨在增强摄影师对图像版权的控制。这一消息使柯达股价在一天内暴涨119%以上。
然而,在区块链概念炒作如火如荼之际,一些公司的大股东却选择了趁机减持套现。例如,某科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短期内减持了价值近亿元的股票。
更有甚者,曾经风光一时的社交网站人人网宣布计划发行100亿枚虚拟货币"人人坊",并详细规划了代币分配方案。这一消息一度推动公司股价在两天内上涨近76%。但好景不长,据知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已约谈人人网,该项目已确定终止,私募资金正在退还。
2018年1月12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风险提示,点名批评迅雷的"链克"项目,认为其本质是变相ICO。该协会呼吁公众警惕非法金融活动,必要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这一声明导致迅雷股价大跌近30%。
尽管区块链概念炒作热度不减,但真正探索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的尝试却鲜为人知。多家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都在各自领域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从食品供应链追溯到电子邮件存证,从商业信任建立到正品鉴别,区块链技术正在各行各业悄然布局。
在金融领域,微众银行等机构发起了区块链合作联盟,涵盖银行、基金、证券等多个行业。蚂蚁金服、百度金融等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区块链在支付、信贷等领域的应用。360金融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区块链研究中心。
医疗健康领域同样不甘落后。某大型集团在试点城市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医疗数据,简化保险理赔流程。国际巨头如IBM、微软等也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探索其在云服务、数据存储等方面的潜力。
然而,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门槛高、应用场景有限、盈利模式不明确等问题依然存在。投资机构在评估区块链项目时,更多关注其是否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而非单一业务。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区块链热潮很大程度上被虚拟货币炒作所绑架。许多人对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了解,而是被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暴富神话所吸引。这种现象导致了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也增加了泡沫破裂的风险。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区块链概念股的暴涨暴跌带来了巨大的投机机会,但同时也蕴含着高风险。一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可能利用区块链概念炒作股价,大股东趁机套现。而对于那些真正致力于区块链技术研发的企业来说,当前的热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历史表明,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泡沫和破灭。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道路仍然漫长,其真正的价值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理性看待区块链技术,警惕投机风险,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