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1️⃣ #TokenOfLove# |广场音乐节打 CALL
为偶像打 CALL,Gate 广场送你直达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谁?现在在广场带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标签发帖应援,就有机会赢取 20 张音乐节门票。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晒旅程赢好礼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带话题发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体验、心愿清单、使用攻略或趣味见闻,就有机会获得旅行露营套装、速干套装、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等好礼!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发帖还能赚钱
广场长期活动进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续费返佣!发布优质内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观点等,吸引更多用户点赞和评论。若用户在互动后 180 分钟内完成现货或合约交易,你将获得最高 10% 的手续费返佣!
详情 👉 https://www.gate.
我们每季度都在做的一件小事:兑现承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币圈里,只要是有发币的项目,都要面对代币经济学(tokenomics)的问题。不论是源生币、治理币、应用币,还是交易所代币,代币经济学可以说是了解项目营运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Web3 世界里,强调的是治理的去中心化、信息的公开透明,最终目标是达成「去信任」(trustless)的机制。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项目仍然需要团队来运营。只要有团队,就难以完全去中心化;而只要尚未真正去中心化,就一定要有“信任”这一环存在。这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除了比特币之外,几乎没有项目能真正做到完全去中心化。当然,未完全去中心化并不代表项目不成功。去中心化只是 Web3 的一个核心元素,但从来不是唯一衡量标准。
不同的项目都必须面对社群,而面对社群就意味着需要承担信息公开透明的责任(也可能是诱因),以获取社群的信任。项目的管理层与关键人物是否实名公开?开发路线图及其进展是否清晰可查?社媒上的社群互动是否真诚可信?这些都是币圈这几年用经验换来的硬性指标。
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与项目挂钩的代币发展;而在发展之中,最容易被量化、也最常被比较的,就是代币经济学。
代币的价值,可以看作是连接项目方与社群之间的一道桥梁。项目方可以把团队包装得天花乱坠,把路线图讲得绘声绘色,但代币的价值最终才是最真实的体现。币价上升或下跌,对项目方与社区来说影响都最直接。代币经济学设计上,是通胀性的还是通缩性的?发行量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项目方占比多少、锁仓年限多长?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代币的市场价值,而代币市值又反映出项目方的营运情况。
传统金融市场其实也一样。上市公司每年派息,若突然宣布当年不派末期息——就算管理层再怎么承诺业务稳健,投资者也会从企业理财策略的角度去重新判断营运实际情况。企业股票回购、发债、配股融资、库藏股策略投资等等,本质上就是代币经济学的前身,分析逻辑其实也差不多,不必一一详述。
Gate 每个季度都进行 GateToken 的销毁。这件事我早年看到,只觉得是一组公告数据,说实话并没有太大感觉。毕竟这不是重大改革,也不是划时代的新产品,只是我们每一季实现的一个长期承诺。
但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件事其实非常关键——它正是社群中不少 Gate 支持者与投资者最重视的指标之一。这份信任,不仅来自各式各样的宣传,更来自这种朴素而稳定、能够经得起时间验证的兑现。
如果你每一季也有关注 Gate 销毁 GT 的公告,那也请记住这篇文章。在币圈这个行业里,从来不缺反复横跳、承诺落空的项目方与代币经济学。
只有那些能坚守初心、兑现承诺的平台,才能真正与社群走得长远。
#GateSqure# #Gate4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