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lux张元杰:公有链是中国Web3未来 去中心化并非Web3全部

Conflux张元杰:公有链是中国Web3的未来

作为国内Web3公有链的创业者,Conflux联合创始人兼COO张元杰认为,关于中国Web3行业存在很多误解。

"Web3就是加密货币,中国不允许加密货币",所以中国没有Web3。这种言论大行其道,但加密货币并不等同于Web3,只是Web3当前应用生态中的一个热点。张元杰认为,造成这种认知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加密货币这些人在现有的Web3用户群里占有话语权和主导权"。

而"国内联盟链合规,公有链不合规"的说法在他看来更是一大误解,"并没有任何政策说公有链技术在国内是被禁止的。国家监管部门给这个领域留了一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口子和机会,这也是我们在国内可以正常做事的原因。"至于联盟链的大行其道,他觉得这完全是Web2.0时代的互联网大公司试图抢夺区块链话语权的行为,因为**"联盟链就是一个伪装版的中心化数据库,代表了落后的技术,是过去互联网数据孤岛、数据门阀的延续。"**

对于现在的数字藏品热、混乱的加密货币市场和DeFi行业,张元杰认为,这些都不能代表真正的Web3,"Web3真正的样子还没有被呈现出来,目前只有理念和底层哲学的东西,还根本没有落地。"

本文要点:

  1. 当下的互联网,大企业垄断数据,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流量成本越来越贵,个人数据被几家大公司瓜分,互联网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整个行业陷入了僵局。我认为Web3其实是有机会的。

  2. 如果还没有千万级日活甚至上亿日活的应用出现,我认为Web3的时代就还没有到来,Web3的理念也没有被真正地阐述。

  3. 言必称代币和代币经济学的人,其实都是钻到钱眼里了,已经对人类最本质的日常生活需求不在乎了,也不再围绕用户的需求出发,而是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如何快速创造财富和收获财富上。

  4. 整个区块链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从来没有存在过,更多是一个去信任化的过程。

  5. 认为联盟链合规,而公有链是违规的,这种理解其实是没有认真解读国家的法律,而错把互联网大厂的一些舆论上的宣传当作国家法律法规的一种误解。

  6. Web3如果想要走向主流,走向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就需要在地球上寻找一块安身立命之所,需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国情。

  7. Web3只是互联网创业的一个技术组件,不是全部,不要本末倒置。

01、国内公有链生态现状

Conflux主要提供什么服务,最近的发展怎么样?

Conflux是一个公有链,也就是Web3的底层基础设施,大家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去信任化的分布式账本,主要用来做数字资产的发行。2018年Conflux的开发理论确立,经过2年研发后上线,目前运行了2年多,没有出现过一次的停网,也顺利完成了几次硬分叉。

Conflux主要聚焦于国内的Web3生态,目前已经有超过800万的数字藏品在Conflux发行,超过300万的独立用户,服务了超过300个品牌IP,孵化了超过70家分散在数字藏品、Web3以及基础设施赛道的企业。

去年央行发文清退数字货币的交易后,随着政策的明确,创业能做的事情也明确了,再加上数字藏品这两年的火热,很多企业开始了Web3领域的尝试,这也是今年我们的生态有比较快发展的原因。

Conflux上有哪些有趣的案例和应用?

前段时间周杰伦发行的元宇宙盲盒,盲盒中还有一首此前从未发行过的单曲《纽约地铁》。盲盒很受欢迎,而且还上了微博热搜,这是数字资产走向大众平民的一个典型案例。

麦当劳中国通过Conflux发行了面向内部员工的数字藏品;解放日报将历年头版的随机组合,做成了数字藏品,免费赠送给读者。奈雪的茶在去年做了数字人预售卡,并且也把数字藏品放在了Conflux上,三天内预售卡销售额接近2亿人民币。

此外还有一些汽车品牌、体育品牌以及二次元品牌的合作,比如福特野马、秦时明月等,都做了一些Web3的尝试。

国内基于公有链的应用生态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数字藏品领域已经非常成熟,不过整个市场在收缩状态,很多企业在积极探索如何把数字藏品和营销、社交以及众创经济结合在一起。

举一个营销相关的案例,在Conflux上孵化的数字藏品应用淘派,他们推出了一套头像系列的数字藏品系列"烤仔的朋友",这个品牌和法国的一家小众时尚品牌合作联名设计的服装登上了上海时装周,还被买手看中要订货线下销售。那么持有这个服装上头像的用户就会自动获得IP销售的分红。另外,当服装生产出来后,所有头像持有人都自动成为了加盟商,并且分成比其他人要高。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小程序去参与分销。因为是全款预付,他们可以直接获得提成。之后厂商会根据订单生产服装,这就是典型的C2M模式(Customer-to-Manufactory),零库存、100%预付款,而且利用了去中心化的营销理念,和线下实物结合也符合国内所说的"以虚促实"的经济趋势。

和社交结合的玩法也有,比如有些企业的玩法:持有NFT就可以进用户群,卖掉后就自动退群;持有NFT可以发起提案和投票等,把数字藏品变成加入组织的门票或者工牌。也可以和线下活动结合,作为社区的通行证。

也有不少企业想把数据资产放在Conflux上,比如《黑神话:悟空》就把游戏道具的3D模型作为数字资产进行了公开售卖。

还有就是众创内容的创作,目前还没看到很好的案例,不过像开心麻花、万万没想到这样的IP品牌已经和Conflux生态里的企业合作,尝试吸引更多创业者参与到他们的创作者经济中。创作者经济在整个互联网都是非常大的一环,比如音乐版权现在基本被QQ和网易云音乐垄断,长尾的音乐制作人很难获得收益,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NFT和区块链的理念来解决?这是我非常期待看到的。

当时加入Conflux的原因是?看到了Web3的哪些价值?

Web3的概念最早是以太坊创始人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的,但是这个词真正流行和大规模普及,其实是因为今年美国对于数字货币进行的一场听证会,在会上很多加密货币支持者提出了Web3的概念。这其中最重要的主张就是个人除了读和写之外,还拥有自己的数据产权。

2018年我加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主张,这也不是大家关注的主题。当时在传统金融机构工作,一直觉得自己的才能没能完全施展,好朋友龙凡教授说想做一个公有链项目。对于这个创业机会我还是蛮珍惜的,但是当时很多臭名昭著的ICO(代币发行)都是从公有链上出来的,整个行业对于区块链也丧失了信心,还是有些纠结。

最终决定创业,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开放式金融,或者叫去中心化金融Defi本身和我的金融背景是高度相关的,我对这件事也非常感兴趣。

当时也慢慢意识到,当中心化企业或者Web2.0企业的服务器数据变成公有的数据标签之后,这些数据可以被任何一个第三方或者中立开发者去获取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开发出无穷多的、没有门槛、无需准入的互联网服务给到用户。用户可以将他在互联网上产生的价值最大化,而不再被某一家公司所独有。

这种Web3的理念让我坚信行业其实是有未来的,也绝对代表了先进的技术方向,再之后,大家主张Web3的时候也把这个概念阐述得更清楚了。

当下的互联网,大企业垄断数据,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流量成本越来越贵,个人数据被几家大公司瓜分,互联网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整个行业陷入了僵局。我认为Web3其实是有机会的,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

听说早期融资的时候不是很顺利,资本当时主要犹豫的点是?

2018年,Web3的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当时正好是区块链熊市的开始,各种ICO滥发的阶段,大家对于区块链行业的认知就是诈骗行业。虽然知道区块链技术是先进性的代表,但是能够落地在什么场景,没有人知道,而且那时候还没有DeFi等生态场景。

而且我在向投资人讲述的时候,讲述的也不是Web3的逻辑,而是什么区块链滴滴、区块链美团等共享经济和支付网络的概念,投资人对这件事本身有很大的质疑,我们自己作为基础设施商,对于未来生态会走向什么方向也没有信心。

其次是因为ICO诈骗狂潮这件事让技术的先进性蒙尘,投资需要付出很高的舆论成本,也导致资本对于投资Web3比较谨慎。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感谢姚期智老师,他愿意出面为我们背书,才有了后续资本的进入。

02、加密货币和代币经济学不等于Web3

感觉大家对于Web3还没有形成共识,如何理解Web3以及其中的价值?

首先,虽然Web3的理念被提出来了,但是Web3真正什么样还没有被呈现出来,目前只有理念和底层哲学的东西,还根本没有落地。

很多人说国内的大叔大妈不是Web3用户,那我就很好奇到底谁是Web3用户了,币圈炒币的用户是Web3用户吗?有人肯定说不是,他们是炒币的;很多人说是区块链的用户,现在区块链上最大的应用OpenSea的日活是3万左右,这些人就是我们要服务的Web3用户吗?我们做的事情就是为这3万人打造应用?这跟我心目中的Web3还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把Facebook、腾讯、阿里、Instagram等这些app的几亿用户说成是Web2的用户,区块链的用户是Web3用户的话,潜在目标用户也就3万人,即使加上币圈的用户可能也就100万人。那我觉得Web3这个行业太小了,根本不值得这么多人如此热情的投入。我们也不好意思说这就是第三代互联网,我觉得这是目前很多创业者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误区,而且已经形成了严重的鄙视链,认为"润"出去的用户、链上的用户、已经接受了私钥和助记词的用户才是Web3的用户。

目前Web3的出圈才刚开始,像《Axie Infinity》和《StepN》这些游戏做了一些尝试,可能因为经济模型或者参与用户与经济模型博弈的结果,导致它们的破圈作用没能持续。在它们的高光时期,用户可能在一百万左右,这也远远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Web3用户的量级。如果还没有千万级日活甚至上亿日活的应用出现,我认为Web3的时代就还没有到来,Web3的理念也没有被真正地阐述。

提到Web3就是代币经济学,但是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Web3主张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链上流浪诗人vip
· 07-08 12:02
整天在链上晃荡 真没人想这些
回复0
The Memefathervip
· 07-06 22:29
这种说法很敷衍 别当摸石党了
回复0
空投碎梦师vip
· 07-06 22:22
就会搞公链 牛马
回复0
空投猎手vip
· 07-06 22:17
联盟链都是资本盘
回复0
Hodl信仰者vip
· 07-06 22:08
公链是未来 别说别的
回复0
Vibes Over Chartsvip
· 07-06 22:03
公链才是正道啊
回复0
智能合约探险家vip
· 07-06 22:01
这波一定是站队打牌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