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监管里程碑!美国三大机构联合发布银行加密托管服务新指南

银行提供加密托管服务需满足严格标准

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货币监理署(OCC)近日联合发布新规,明确美国银行在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时必须遵守的合规要求与风险管理标准。根据联合声明,银行若想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必须遵守现有的合规要求和风险管理实践,重点在于保障客户数字资产的安全存储。银行可以以两种角色参与托管:

  1. 受托管理人(Fiduciary Role):承担法律义务,管理客户加密资产。
  2. 非受托存储提供商(Non-Fiduciary Role):仅提供安全存储服务,不涉及资产管理。

若银行持有加密资产的私钥,则需承担全部责任,并确保客户或其他第三方无法访问密钥。监管机构将此称为“真正控制权”(true control)的基准。

关键风险与合规要求

监管机构指出,银行在提供加密托管服务时需警惕以下风险:

  • 私钥丢失或被盗(cryptographic key loss)
  • 网络安全漏洞(cybersecurity breaches)
  • 市场波动风险(market volatility)
  • 反洗钱与反恐融资义务(AML/CFT compliance)

银行必须建立强大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持续关注加密托管行业的最新发展。此外,还需评估自身是否具备技术能力(technical capacity)合规准备(compliance readiness),包括:

  • 完善的运营框架
  • 具备加密专业知识的人员
  • 可应对数字资产风险的先进技术

第三方托管合作的责任归属

虽然银行可以选择与第三方加密托管服务商合作,但监管机构强调,银行仍需对任何失误负责。在选择合作方时,银行必须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重点关注:

  • 私钥存储方案
  • 资产受损或服务商破产时的应急条款

反洗钱与身份验证要求

银行必须遵守反洗钱(AML)、反恐融资(CFT)和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的规定,包括:

  • 客户身份验证(KYC)
  • 可疑交易监控

由于区块链的匿名性,这些要求在加密领域可能更具挑战性。

法律明确性与智能合约管理

监管机构要求银行在提供加密托管服务时,必须明确以下法律问题:

  • 通过链上投票、分叉或空投达成的公司协议
  • 钱包管理的责任归属
  • 智能合约的使用与风险

独立审计与专家支持

银行需建立独立的审计程序,覆盖以下方面:

  • 加密托管安全控制
  • 私钥管理流程
  • 人员专业能力

若内部缺乏专家,银行可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third-party auditors)进行评估。

监管风向转变:银行加密托管限制解除

此次新规的发布,标志着美联储此前限制银行参与加密托管服务的声誉风险政策(reputational risk factor)已被终止。未来,更多合规银行可能进入加密托管市场,为机构及个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数字资产存储解决方案。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分享
评论
0/400
GateUser-27ae579bvip
· 20小时前
老司机带带我 📈
回复0
GateUser-27ae579bvip
· 20小时前
冲就完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