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馬斯克玩壞X》2000萬Twitter用戶湧向Bluesky,無演算法社群將成大贏家?
代替 Twitter,這次是真的有戲。本文源自 極客公園 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編譯。 (前情提要:孫宇晨喊:我來推一個 TRX 版本的微策略如何?波場下殺 25% 漲勢熄火) (背景補充: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該如何與 CEX 競爭?) 如 如果現在讓你叫出 X 的兩大明星使用者,你會想到誰?川普和馬斯克或許是很多人的答案。 X 上關注者排名,川普和馬斯克是前十名裡活躍度最高的使用者|圖源:Wikipedia 川普回白宮,X 和他的第一哥們馬斯克都出了不少力。當年因看不慣其他社交媒體的「政治正確」,看不慣川普被 Twitter 禁言封號,馬斯克收購了 Twitter。 在馬斯克大刀闊斧地對 X 進行了改名、裁員、訂閱服務等等一系列政策調整後,如今 X 的估值已經從被收購時的 440 億美元跌至約 94 億美元,縮水近 80%,公司收入也下降了 84%,許多主要廣告商也紛紛停止了在 X 上的投放。 最可怕的是:使用者也在跑。 X 的全球日活使用者減少了 15%,而美國使用者減少了 18%。而在美國大選後,這種使用者流失還在加速。美國大選計票當日,超過 11.5 萬美國使用者選擇停用 X 帳戶,創下自馬斯克接手以來的最高紀錄。 疑似為了遮掩使用者流失,馬斯克上週還宣佈,將隱藏 X 平臺上「點贊、評論、轉發」的資料。對此,馬斯克給出的理由是「這樣介面乾淨多了」。 馬斯克將 X 上的點贊等專案數位隱藏起來|圖片來源:X 然而,使用者不會消失,只會轉移,而 X 使用者流向的目的地之一,是 Bluesky。 同樣是大選計票日,Bluesky 在當日吸引約了 120 萬名訪客,比 Threads 的 95 萬名訪客還高。11 月 14 日,Bluesky 表示過去一週新增約 250 萬名使用者,總使用者數突破 1600 萬,日活躍使用者飆升至 350 萬,11 月 19 日,Bluesky 正式突破 2000 萬用戶,自大選日以來增長了 300%。 所以 Bluesky 是什麼?是 X 的「溫和平替」,還是又一次社交平臺的曇花一現,又或是前馬斯克時代的 Twitter 繼任者? 01 真正的 Twitter 繼承者 開啟 Bluesky 的頁面,你會以為點進了某個帳號的 Twitter 主頁。 因為它就是以曾經的 Twitter 為藍本,也脫胎於 Twitter 公司,甚至建立之初,就是想成為理想化的 Twitter。 這味兒太推了|圖源:Bluesky Bluesky 始於 2019 年,Twitter 創辦人兼時任 CEO Jack Dorsey 在 Twitter 上公佈了 Bluesky 計劃,他們想建立一個開放且分散的社交媒體平臺標準,使用者資料更安全,內容推送也不過多受到演算法干預。 Jack Dorsey 也曾在 2019 年透露過該計劃,並表示希望讓 Twitter 最終能符合這一去中心化的標準。 Bluesky 在 2021 年從 Twitter 獨立,成立了 Bluesky Social 公司,而在 2022 年,馬斯克入主 Twitter 後,Bluesky 就和 Twitter 切斷了所有法律和財務相關的聯絡,並且開始加速開發應用。 Bluesky 的初心是打造一套去中心化社交媒體的技術標準,在 2022 年後,他們想直接成為去中心化的 Twitter。今年 2 月,Bluesky 才正式開放註冊,十個月時間裡,累計了 2000 萬用戶,並且在當下漲勢正盛。 Bluesky 和 Twitter 在頁面上幾乎一樣|圖片來源:Bluesky Bluesky 在形式上與 Twitter 非常相似。以 300 個字元內的文字、圖片和視片為一篇貼文,使用者可以回覆、轉發、引用、點贊。儘管 CEO Jay Graber 非常不贊成,但 Bluesky 的使用者把平臺的帖子就叫作「skeets」(Sky + Twitter)。 讓 Bluesky 備受追捧的也不止是和 Twitter 高度類似的形式,而是從技術到內容,都和 X 處處相反的模式。 02 X 反對的,我們推崇 Bluesky 的核心技術是 AT 協議,它允許不同的社交媒體之間互相通訊,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平臺上相互關注和互動,而不需要依賴於單一的中心化平臺。 使用者也可以自主選擇資料的儲存位置,可以是自己的伺服器或網盤,AT 協議確保了使用者的資料不會被鎖定在單一平臺上。哪怕使用者不想用 Bluesky 了,也可以輕鬆地帶走他們的內容和資料。 從建立帳號起,就可以選擇內容儲存的伺服器|圖源:Bluesky 換言之,使用者免於點開一個又一個 App 刷資訊流的麻煩,免於擔心被銷號後資料丟失,免於考慮到遷移成本,捏著鼻子也要用一個自己不那麼喜歡的社交平臺。 Bluesky 想讓開發人員有構建平臺的自由,也讓使用者有離開的權利。 反觀 X 是怎麼做的呢?近日,馬斯克隱晦地表示,X 正在主動限制包含外部連結帖子的可見性。2023 年 10 月,他也曾承認「我們的演算法優化了使用者在 X 上花費的時間,因此平臺外連結不會受到太多重視,因為如果人們通過連結跳轉了,花在 X 上的時間就會更少。」 來自著名科技觀察者 Paul Graham 的質疑|圖片來源:X 去年 1 月,X 正式禁用第三方客戶端,許多 Twitter 時期著名第三方應用就此落幕,2 月,X 又取消了免費 API,就在 10 月 30 日,X 又宣佈最低檔 API 套餐從 100 美元漲到 200 美元。 一系列封堵操作,源於馬斯克想讓使用者、資料、錢都留在 X,實際後果是:三者都在流失。 如今的 X 和承繼於 Twitter 的 Bluesky 就像兩大平臺 icon 的化身,一個黑白分明,彙集於中心的 X,對上了從藍色小鳥演變而來,名為藍天的蝴蝶。 平臺氣質截然不同|圖源:作者自制 在內容層面,Bluesky 和 X 的傾向就更明顯了 X 對外部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