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手?我有話說!」Gate廣場挑戰賽——秀操作贏$2,000,百萬流量加持!
你是下一個明星交易員嗎?
想讓自己的名字閃耀廣場熱搜?想吸引數萬追隨者?百萬流量已就位,就等你來承接!
🎉 雙重豪禮,贏家通喫!
1️⃣ 曬單排行榜獎勵
收益率排名前10的用戶,瓜分 $1,500合約體驗券!巔峯對決等你來戰!
2️⃣ 曬單幸運獎
隨機抽取10位用戶,每人贈送 $50跟單包賠券!即使不是大神,也有機會躺贏!
🎮 參與方式超簡單!
✅ 在 Gate廣場 曬出你的交易戰績,並成爲帶單員!
✨ 發帖要求:
內容必須原創,並帶上 #CopyTrading# 或 #跟单# 標籤
附上 收益率截圖 或 交易卡片,並分享你的 獨家交易心得
嚴禁AI生成虛假交易,一經發現取消資格
觀點犀利、邏輯清晰,乾貨越多越吸粉!
⏰ 活動截止:8月15日 10:00(UTC+8)
【立即發帖】 展現你的王者操作,承接百萬流量,成爲下一個交易傳奇!
💬 還在等什麼?Gate廣場,等你來戰! 💪
美國大選前就出手!巨鯨砸5千萬狂買這2種幣,要準備大暴漲了?
某巨鯨花 5 千萬台幣,在美國大選前買兩種迷因幣
鏈上分析師 Lookonchain 指出,在 11 月 3 日美國大選,一位加密巨鯨(Crypto Whale)展開了大規模的迷因幣購買行動。
據統計,這位巨鯨總共投入了 9,600 枚 Solana($SOL),當時價值約 156 萬美元(約 5 千萬台幣),購買了兩種迷因幣:松鼠幣($Pnut)與 $FRED。
根據 Lookonchain 的整理,這位巨鯨分別投入:
5,100 枚$SOL(約 83.1 萬美元)購買了 899 萬枚 $Pnut,均價為 0.092 美元。
4,500 枚$SOL(約 73.6 萬美元)購買了 6,988 萬枚 $FRED,均價為 0.01 美元。
截至 11 月 3 日,這位巨鯨的三個錢包共持有 484,303 枚 $SOL,總價值高達 7,894 萬美元,顯示這是一位資金實力相當雄厚的投資者。
圖源:X某巨鯨花5千萬台幣,在美國大選前買兩種迷因幣
松鼠幣($Pnut)與 $FRED 幣是什麼?
這位巨鯨選擇投資松鼠幣($Pnut)與 $FRED 幣,原因可能跟「美國松鼠安樂死」事件有關。
據《Decrypt》報導,美國紐約州男子 Mark Longo 收養了名為花生(又稱P’nut)的野生松鼠與另一隻名為弗雷德(Fred)的浣熊,後來松鼠花生成為了一位寵物網紅,在社群媒體上擁有超過 50 萬粉絲。
然而,紐約州環境保護局(DEC)接獲 Longo 的鄰居檢舉「違法飼養野生動物」,因此強行從飼主家中帶走花生與弗雷德,隨後因擔憂狂犬病而執行安樂死,引發大眾熱論。
《CCN》的報導指出,Mark Longo 在 7 年前目睹花生的母親被車撞死,讓牠必須野外求生,因此才決定收養牠。Longo 不僅將牠視為家人,在成功將其捧為網紅後,還經營了一個收容 300 隻動物的非營利動物救援所「Peanut's Freedom Farm」。
圖源:USA Today松鼠網紅安樂死事件(peanut the squirrel)引發美國大眾熱論
這場悲劇事件,在美國大選期間與馬斯克的關注下,變得更加政治化。馬斯克在 X(原推特)上批評政府的做法,而川普副手范斯(JD Vance)也透露,川普對此「感到非常憤怒」,並將松鼠花生的死亡視為政府過度干預的例子。
在輿論發酵之時,善於蹭熱度的加密貨幣市場上,也誕生了松鼠幣($Pnut)與 $FRED 幣,企圖利用這個悲劇故事吸引投資者關注。
即使有巨鯨買入,$Pnut、$FRED 都已大跌
然而,就跟《加密城市》報導過的許多蹭熱度迷因幣一樣,松鼠幣($Pnut)、$FRED也很快就迎來暴跌的命運。
DexScreener 數據顯示,截至今日(5 日)撰稿時,這兩種迷因幣的價格都已經從高點大幅回落:
松鼠幣($Pnut)目前價格為 0.03852 美元,較高點 0.1338 美元暴跌 71%。
$FRED 幣目前價格為 0.001844 美元,較高點 0.02106 美元暴跌 91%。
不過,上述提到的巨鯨似乎是對這兩種幣還有信仰,也可能是因為流動性太低無法順利出售,總之他的相關錢包仍持有 1,400 萬枚松鼠幣($Pnut)與 6,988 萬枚 $FRED 幣,可以看到還加倉了松鼠幣。
圖源:Solscan加密巨鯨的持倉價值變化
然而,由於兩種代幣價格的暴跌,其持倉價值已經大幅縮水,松鼠幣($PNUT)與 $FRED 幣的合計持倉價值約為 72 萬美元。
這樣的價格走勢,反映出迷因幣市場的高度波動性,即使有巨鯨進場也不一定能保證價格持續上漲,投資者在參與迷因幣投資時,務必要特別注意風險管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迷因幣有巨大風險,投入的本金可能歸零,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