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全球金融體系的演進與更迭
撰文:Andy,epochChain
全球金融體系的演進與更迭
背景介紹
大航海時代:金融本源的誕生(15 - 17 世紀)
大航海時代爲金融體系的發展奠定了基石。荷蘭東印度公司爲解決遠洋貿易的巨額資金需求,開創性地發行股票,將 「貿易收益權」 定價並拆分交易,實現了 「資產可交易化」,普通民衆得以參與遠洋貿易投資,分享收益。與此同時,海上保險出現,商船主通過支付保費轉移運輸風險,衆多商船主的保費匯聚形成風險分散資金池,成爲 「風險分散與定價」 的早期模式。在跨國貿易中,黃金、白銀憑藉稀缺性與公認價值,成爲核心結算工具,解決了不同貨幣體系間的兌換信任難題。此時,金融系統初步具備收益獲取(股票投資)、風險對沖(海上保險)、價值結算(貴金屬)三大核心職能,相互支撐,服務於貿易擴張需求,構建起金融體系雛形。
白銀貨幣體系與霸權更迭(19 世紀)
19 世紀,清朝憑藉茶葉、絲綢等商品的強大競爭力,在全球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大量中國商品出口吸引全球白銀流入,形成 「中國商品 - 全球白銀」 的循環體系,白銀成爲全球貿易的核心結算貨幣,本質是以中國商品實力錨定結算媒介。隨着跨國貿易規模擴大,股票交易從歐洲擴展至全球,保險業務從海運延伸至大宗商品運輸,但其核心邏輯始終圍繞 「爲資產定價、爲風險兜底」。然而,鴉片戰爭打破了這一格局,英國通過戰爭掠奪中國白銀,削弱中國貨幣基礎,並憑藉自身金礦儲備推行 「金本位」,重新定義全球結算規則,彰顯了國家實力對結算媒介地位的決定性作用。
布雷頓森林體系與美元時代(20 世紀)
1944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全球結算體系從以貴金屬爲核心錨點轉變爲以 「國家信用」 爲核心,美元成爲全球金融的 「中樞神經」。在此期間,股票市場全球化聯動加強,紐約、倫敦等證券交易所成爲全球股票交易重要中心。保險行業應用復雜精算模型,衍生品用於大宗商品價格對沖,金融市場圍繞 「資產定價更精準、風險對沖更高效」 發展。此時的金融系統中,美元主導結算,股票市場承載資產交易,保險與衍生品負責風險對沖,三大職能協同性增強,推動全球金融體系運轉,服務戰後經濟復蘇與發展。
後來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國迅速與沙特等石油大國達成協議,使美元錨定石油,開啓石油美元時代,延續美元霸權。但到 2024 年,沙特宣布石油不再以美元爲唯一結算貨幣,石油美元時代走向落幕,全球貨幣格局面臨重塑。
現代金融的復雜化與本質回歸(21 世紀)
進入 21 世紀,金融創新達到新高度,衍生品、大宗商品期貨、結構化產品等金融工具不斷湧現,金融市場交易結構和產品設計日益復雜。這些創新提升了金融市場效率,滿足了多樣化需求,但無論金融形態如何變化,其核心始終圍繞 「收益、風險、結算」。復雜的金融工具是對傳統金融核心功能在新環境下的延伸與拓展,是 「術」 的迭代,而 「收益、風險、結算」 三大核心職能是 「道」 的堅守,體現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優化資源配置的本質目的。
新興金融形態的崛起:DeFi 與 CeFi 的誕生
DeFi:區塊鏈驅動的去中心化金融系統
2015 年以太坊智能合約技術的突破,爲 DeFi 的崛起提供了技術支撐。智能合約使金融規則以代碼形式自動執行,無需傳統中介機構參與,改變了金融交易模式。在 DeFi 生態中,「DeFi 鐵三角」 發揮着關鍵作用。本質上,DeFi 復刻了傳統金融的核心功能,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了 「無中介、全開放、自動化」,爲金融體系帶來了新活力。
CeFi:連接傳統與去中心化的中心化橋梁
DeFi 雖有創新優勢,但面臨技術門檻高和監管模糊等問題。CeFi 應運而生,作爲連接傳統金融與 DeFi 的橋梁,發揮 「轉換器」的 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很簡單,就是幫用戶把普通貨幣(比如人民幣、美元)和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坊)互相轉換,讓錢在傳統金融和 DeFi 之間轉起來更方便;同時把 DeFi 的操作弄得更簡單,用大家容易看懂的界面,降低普通人參與的難度,還負責保管用戶資產以保證安全;另外,在符合規定的前提下,它還會承接傳統金融機構(比如銀行、證券公司)在區塊鏈上的業務需求,幫這些機構探索鏈上業務,促進傳統金融和 DeFi 更好地結合起來。
傳統與新興的融合
三大體系的角色定位與困境
TradFi
TradFi 就是我們平時接觸的傳統金融,比如去銀行存錢、轉帳,在證券公司買股票、基金,或者買黃金、債券這些。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給國外的朋友轉 1 萬美元,自己又沒法直接操作,就必須找有跨境業務的銀行幫忙:銀行會先把人民幣換成對方國家的貨幣,按規定收取手續費和匯率差價,再通過 SWIFT 系統流轉,但中間要填一堆表格、經過好幾道審核,往往得等幾天才能到帳,光手續費可能就扣幾百塊,他全程負責這筆錢的流轉,出了問題也找銀行解決。
這就是 TradFi 的模式 —— 不管是跨境轉帳、買股票還是貸款,都得通過銀行、券商這些機構,它們定流程、收費用、擔責任,你沒法直接跳過它們,而這種模式也帶來了跨境結算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再加上很多國家做生意依賴美元結算,一旦美元匯率波動,容易因此喫虧。
CeFi
CeFi 就是中心化的加密金融平台,相當於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世界之間的 「橋梁」,它能提供兌換通道;也能簡化步驟讓不懂技術的人輕鬆參與;還能幫銀行、券商這些傳統機構合規地做加密資產相關業務,推動兩邊融合。但它也有毛病:現在監管還沒完全跟上,平台自己說了算,有時候平台爲了自己賺錢,可能會偷偷挪用用戶資產。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把工資換成以太坊做加密理財,直接操作太麻煩,就可以用某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 CeFi 平台,先通過銀行卡充值人民幣,一鍵換成以太坊,再用平台的簡化理財功能存進去賺收益,整個過程不用自己研究復雜技術,平台都幫你搞定了,但是你得相信平台不會卷走你的錢。
DeFi
DeFi 就是用區塊鏈技術搞的 「去中心化金融」,沒有銀行、券商這些中間商,就靠智能合約自動運行,交易透明,誰都能看得到。它能讓轉帳、借錢這些事更快、更便宜,而且不管你有錢沒錢、在任何地方,只要懂區塊鏈操作,就能用它的服務。不過它也有麻煩:普通人想用好它,得先搞懂錢包、私鑰這些技術,門檻有點高;而且代碼萬一有漏洞,可能被黑客盯上偷錢。
舉個例子:比如你手裏有比特幣,想換點以太坊,可以不用找交易所,直接在 DeFi 平台上用自己的錢包連接平台,選好兌換比例,智能合約會自動把你的比特幣換成以太坊,錢直接到你錢包裏,全程沒有中間商插手,手續費比交易所低,到帳也快,但你得自己保管好錢包鑰匙,不然丟了錢就找不回來了。
「Trifi 」生態的構建基石
在此,我們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 ——Trifi(即 「TradFi + CeFi + DeFi」 的融合形態)。傳統金融的鏈上遷移過程,本質上正是傳統金融(TradFi)、中心化金融(CeFi)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三者融合的過程:通過漸進式的滲透與協同,最終孕育出「 Trifi」 這一新型金融形態。這一路徑深刻體現了金融業態從割裂到互聯、從競爭到共生的底層演進邏輯,而 「Trifi 」正是這一演進過程的終極形態與核心產物。
優勢互補的核心邏輯:「Trifi 」生態的價值共生
TradFi、CeFi、DeFi 之所以能夠融合形成 Trifi 生態,核心在於三者的核心優勢形成互補,並通過協同效應解決傳統金融與單一鏈上金融的痛點,構建更具韌性的金融體系。
舉個例子:假如某傳統房地產公司(TradFi 機構)他持有價值 1000 萬美元的商業地產,他爲提升資產的流動性,通過合規流程將房產拆分並代幣化爲「A 代幣」(每枚代幣對應相應的房產份額),並完成監管備案,他作爲資產的提供者將線下資產轉化爲鏈上可流通的數字資產;之後該房地產公司選擇加密交易所(CeFi 平台)作爲中間節點,用戶通過平台的合規通道用銀行帳戶轉入美元兌換爲穩定幣,同時房地產公司將 A 代幣存入平台的托管帳戶,經平台審核後上線交易對,投資者可在平台用穩定幣購買 A 代幣,既能在平台內持有也可提取到個人區塊鏈錢包,而平台能一邊對接傳統法幣,一邊爲 A 代幣提供合規交易場景,還爲用戶進入 DeFi 鋪路,搭建起跨體系橋梁;而持有 A 代幣的用戶可將代幣從平台轉入 DeFi 借貸協議,借貸協議通過智能合約自動讀取 A 代幣的鏈上數據評估價值後,允許用戶以 A 代幣爲抵押借出穩定幣,整個借貸過程無需人工審核,抵押、清算全由代碼執行,DeFi 提供了去中心化的金融工具,讓原本只能在傳統市場交易的房地產資產實現鏈上抵押借貸的新功能,大大提升了資產的資金效率,三者協同完成了傳統資產從線下到鏈上的全流程遷移。
總的來說,TradFi 提供資金,Cefi 作爲通道,Defi 提供技術支撐,三者結合使得 「Trifi」 生態既能承接巨額傳統資本,又能發揮鏈上金融的創新潛力。
未來金融系統的構建與發展趨勢
流通系統的核心:支付與結算的演進
跨國貿易場景中的變革
在跨國貿易領域,區塊鏈技術正深刻重構跨境結算體系。
以閃電網絡爲例,閃電網絡就像是在比特幣這個平台上開的 「快速通道」。以前小額錢要跨國轉,不僅慢,手續費還不低。現在有了它,幾秒鍾就能到帳,手續費也少了很多。這樣一來,小企業或者個人做跨國小生意時,錢周轉得快了,花的成本也低,自然就更願意做全球的小買賣了。
再說說大宗商品貿易,比如石油交易,現在有個叫 Layer2 的技術。這個技術能讓交易更順暢,花的錢也更少。它還能把大宗商品變成 「數字代幣」,就像把石油變成了一串數字代碼。買賣雙方不用走以前那些麻煩流程了,比如開信用證、來回傳遞船運單據啥的,直接通過智能合約交易這些數字代幣,錢馬上就能結清,交易效率能提高不少。
社交與普惠場景的創新
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嵌入支付功能成爲趨勢。
現在有些新方式讓金融服務變得跟咱們日常生活貼得更近了,比如 「鏈上發紅包」「點對點直接轉小錢」 這些功能。以前咱們轉點錢,要麼得被收不少手續費,要麼受限於某幾個支付平台,操作起來也麻煩。現在在一些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上,用加密貨幣轉小額錢就方便多了,不怕手續費太高,也不用走那些繞彎子的流程。這一點對偏遠地區沒銀行帳戶、收入不高的人羣來說特別有用。以前他們可能很難享受到正規的金融服務,現在通過這些新方式,就能更方便地參與進來,金融服務的門檻也就降低了。
國家在支付結算中的角色轉變
那些金額巨大、風險又復雜的跨國貿易結算,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還是得由國家來主導。國家會通過制定貨幣政策、監管金融機構、參與國際金融合作這些方式,來保證結算又穩又安全。比如說涉及到石油、礦產這些戰略資源的貿易時,國家會嚴格管好用什麼貨幣結算、怎麼結算,這樣才能維護好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利益。
不過,隨着區塊鏈技術越來越成熟好用,那些中小型的跨境結算業務會慢慢轉移到區塊鏈上進行。這時候政府可以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規範和引導區塊鏈在中小型跨境結算中的使用,既要讓金融科技能創新發展,又要做好監管,這樣才能提高國家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競爭力。
定價權與穩定幣的錨定之爭
美元霸權面臨挑戰
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霸權地位在數字貨幣時代遭遇衝擊。美國試圖通過《GENIUS 法案》等加強對穩定幣的監管,維持美元在鏈上定價權。當前多數主流穩定幣(如 USDT、USDC)錨定美元,美國監管穩定幣發行商儲備資產、運營模式,確保其與美元緊密掛鉤,鞏固美元核心地位。但全球經濟格局多極化發展,其他國家和地區積極探索區域化結算,降低對美元依賴。
多極穩定幣體系的發展
中國積極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其具備可控匿名、雙離線支付等特性,國內試點已涵蓋零售、交通、政務等領域,未來有望在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貿易結算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歐盟也在探索數字貨幣發展,旨在增強歐洲在全球金融體系話語權,降低美元波動影響。這些區域化結算方案將挑戰美元在穩定幣領域主導地位,促使全球金融體系向 「美元爲主、多幣共存」 的穩定幣體系發展,推動金融體系多元化。
新機遇:傳統金融鏈上遷移與 DeFi
RWA 代幣化的發展趨勢
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是未來金融發展重要方向。美股、私募股權、房地產等傳統金融資產通過鏈上發行代幣進入 DeFi 生態,成爲新的抵押品與交易標的。以美股爲例,代幣化後投資者可在 DeFi 平台交易、借貸股票代幣,拓寬投資渠道,爲上市公司提供新的融資途徑。私募股權代幣化提高了資產流動性,房地產資產代幣化分割降低了投資門檻,使更多人能參與投資,分享收益,將傳統金融與 DeFi 緊密結合,爲金融市場注入活力。
DeFi 的核心目標與發展
DeFi 旨在復刻傳統金融復雜場景,打造 「鏈上華爾街」。基於美股代幣等 RWA 開展復雜金融業務,如美股代幣借貸、衍生品交易。通過智能合約和區塊鏈技術,實現傳統金融復雜產品與交易策略鏈上化。投資者可抵押美股代幣借入資金投資,或購買基於美股代幣的期貨、期權等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和投機交易,豐富 DeFi 生態金融產品與服務,提高金融市場效率和透明度。
傳統金融機構的推動作用
隨着監管政策完善,傳統金融機構對加密資產接受度提高,銀行、資管公司等涉足加密資產領域,通過投資、合作參與 DeFi 生態建設。它們帶來大量資金、專業人才和成熟風險管理經驗,有助於推動加密資產成爲主流投資品類。傳統金融機構利用品牌和客戶資源推廣加密資產投資產品,提高市場認可度和流動性,其合規運營促進加密資產市場規範化,爲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深度融合創造良好環境。
總結
下一輪傳統金融鏈上遷移的核心趨勢中,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將成爲主流,從房地產、美股到私募股權,大量實體資產會被拆分成鏈上代幣,成爲「有實體背書的新山寨幣」,推動「山寨季」的到來;以太坊生態依托成熟的 DeFi 基建和合規性,將成爲 RWA 代幣化的核心載體,通過智能合約實現資產跨鏈流通、借貸等,爆發點在於 RWA 與 DeFi 的深度融合。
關鍵賽道集中在 RWA 代幣化、以太坊生態內的 DeFi 創新以及合規鏈上交易所(如納斯達克鏈上平台),未上市企業可通過合規流程將私募股權代幣化,在鏈上交易所融資,無需傳統 IPO,降低上市門檻;同時,TradFi 提供資產和合規框架,DeFi 提供鏈上工具實現「套娃」(如 RWA 抵押生成穩定幣,再用穩定幣投資其他代幣化資產),兩者協同推動市場從炒作向「鏈上實體資產金融化」轉型。
來源:epoch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