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銘文:Web3新型數字藝術創作與交易方式解析

以太坊銘文:新型數字藝術創作與分享方式

以太坊銘文是一種在以太坊網路上創建和分享數字藝術品的新方法,它利用交易的calldata來實現。與傳統NFTs相比,這種方式更爲經濟且去中心化程度更高。NFTs通常依賴存儲在特定合約中的數據,而這些合約可能由單一實體控制。

以太坊銘文汲取了比特幣銘文的靈感,但也受到了以太坊早期一個著名交易的啓發。與比特幣序數不同,以太坊銘文無需運行全節點同步數據,使用門檻更低。另外,相較於比特幣錢包,普通用戶對以太坊錢包更爲熟悉。

以太坊銘文:比特幣序數的延續or歷史的倒退?

銘文工作原理

  • 當一筆以太坊交易的輸入數據(解析爲UTF-8)是有效的數據URI時,就會創建一個銘文,前提是該數據URI是唯一的。所有有效的MIME類型均受支持。
  • URI的唯一性指的是,之前的區塊或同一區塊中較早的交易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內容。
  • 任何包含有效銘文交易哈希作爲輸入數據的以太坊交易,只要發送方是該銘文的所有者,就構成一次有效的銘文轉移。

以太坊銘文:比特幣序數的延續or歷史的倒退?

創建銘文方式

  1. 通過官網上傳圖片一鍵鑄造,圖片大小上限爲96KB。

  2. 手動操作步驟:

    • 使用在線工具將圖像(最大90KB左右)轉換爲Base64編碼的數據URI。
    • 將數據URI轉換爲十六進制格式。
    • 發送0 ETH交易,在"十六進制數據"字段中填入轉換後的十六進制數據。
    • 交易成功後銘文應出現在官網"我的銘文"頁面,前提是該數據尚未被銘刻。

以太坊銘文:比特幣序數的延續or歷史的倒退?

轉移銘文方式

  • 找到要轉移的銘文ID(即創建該銘文的交易哈希)。
  • 向接收方發送0 ETH交易,在"十六進制"字段中填入銘文ID。

追蹤銘文

目前可通過官網查看最新鑄造的銘文,或使用索引器查看。官方索引器尚未開源,用戶可從BigQuery獲取歷史數據,通過Alchemy API獲取實時數據。

一些用戶還在Dune上構建了以太銘文面板,可用於查詢銘文情況。

以太坊銘文:比特幣序數的延續or歷史的倒退?

創始團隊

以太坊銘文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但正式協議、網站和支持索引器是由Tom Lehman(網名Middlemarch)開發的。Tom Lehman是Genius的聯合創始人兼CEO,該公司曾獲得A16Z 1500萬美元融資。

最新更新

根據創始人Middlemarch 6月20日的公告,以太坊銘文有三項重要更新:

  1. 銘文編號:每個銘文都有一個代表其創建順序的編號。#0是創始人上傳的創世銘文圖片。

  2. 索引器重寫:爲確保穩定一致的編號,對索引器進行了重寫。新索引器能快速有序地索引區塊。

  3. 重復檢查:創建頁面現在會自動檢查內容是否已被銘刻,避免創建無效銘文。

以太坊銘文:比特幣序數的延續or歷史的倒退?

以太銘文玩法

以太坊銘文推出後,首個項目合集"Ethereum punk"迅速售罄,目前在二級市場交易活躍。

隨後出現了類似BRC20的代幣玩法,如$eths。用戶通過將特定代碼轉換爲十六進制字符串,然後進行0 ETH自轉帳來鑄造。目前以太坊銘文上尚未建立標準化的代幣標準,一切通過data形式鑄造的內容都被視爲有效,但僅解釋爲純文本。

除$eths外,還出現了$gwei、$fomo等玩法。一些用戶還將中本聰相關信息銘刻到以太坊上,展現了銘文的多樣化應用。

以太坊銘文:比特幣序數的延續or歷史的倒退?

總結

從遞歸銘文到以太坊銘文,加密領域的熱點轉換速度極快。新事物的出現總會引發爭議,有人質疑其意義,有人認爲這是一種創新。無論如何,以太坊銘文爲區塊鏈生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豐富了用戶的選擇,也爲思考和參與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機會。

以太坊銘文:比特幣序數的延續or歷史的倒退?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44a00d6cvip
· 13小時前
艺术就是烧gas啊 看着就费劲
回復0
FlatlineTradervip
· 19小時前
兄弟们,冲它就完了!
回復0
DegenApeSurfervip
· 19小時前
gas费高点无所谓 冲它
回復0
Crypto凤凰vip
· 19小時前
币圈生死轮回 又是个机会呀 撑住!
回復0
资深空投收割机vip
· 19小時前
不就是抄作业抄到eth来了呗
回復0
椰子丝半仙vip
· 19小時前
又搞花里胡哨 不如直接买nft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