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2015年比特幣垃圾交易攻擊:網路抗壓與區塊大小之爭
比特幣網路在2015年夏天經歷了一系列垃圾交易攻擊,這些攻擊成爲區塊大小爭議的早期焦點。攻擊者是支持增加區塊大小限制的羣體,他們認爲1MB的限制過小,容易被垃圾交易填滿。他們主張增加區塊大小可以提高填滿區塊的成本,從而增強比特幣的抗攻擊能力。
這場攻擊由一家名爲CoinWallet.eu的比特幣錢包和交易所發起,分爲四個階段進行。第一輪攻擊於6月22日開始,但由於技術問題而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第二輪攻擊在6月29日展開,造成了一些用戶交易延遲的問題。第三輪攻擊發生在7月7日,是最猛烈的一次,花費了約8,000美元的手續費,採用了多樣化的策略生成大量垃圾交易。第四輪也是最後一輪攻擊在9月進行,採取了不同的方法,通過公開私鑰的方式引發大量交易。
這些攻擊對比特幣網路產生了顯著影響。根據一項學術研究,在攻擊高峯期的10天內,約23.41%的交易被認定爲垃圾交易。攻擊還導致正常交易的平均手續費漲51%,處理延遲增加了7倍。
攻擊的後果促使比特幣網路做出了一些改變:
盡管小區塊支持者最終在這場爭論中佔據上風,但關於如何定義和處理垃圾交易的討論仍在繼續。與2015年相比,近年來的"垃圾"交易費用已經達到數億美元的規模,遠超當時約10,000美元的攻擊成本。這些歷史事件爲我們理解比特幣網路的演變和面臨的挑戰提供了寶貴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