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真實世界資產通證化:未來金融新範式的關鍵路徑與挑戰
真實世界資產通證化:底層邏輯與大規模應用實現路徑
資產通證化指在可編程區塊鏈平台上將資產以通證形式表達的過程,通常可被通證化的資產分爲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這種將記錄在傳統帳本系統上的資產轉移至共享可編程帳本平台的技術對傳統金融體系來說是一種顛覆性創新,甚至將影響整個人類未來的金融和貨幣體系。
對傳統金融體系來說,真實世界資產通證化的意義在於通過區塊鏈上創建現實世界資產的數字表示形式,將分布式帳本技術的好處擴展到廣泛範圍的資產類別實現交換和結算。金融機構通過採納去中心化金融技術進一步提升效率,利用智能合約替代傳統金融中的"計算性"環節,按照預定規則和條件自動執行各類金融交易,增強可編程特性。這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在特定情境中,能夠賦予企業新的可能性,尤其是爲中小企業在融資難題上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這爲金融體系打開了一扇極富潛力的大門。
真實世界資產通證化的未來重點發展方向將會是由傳統金融機構、監管機構以及中央銀行等權威機構推動建立在許可鏈上的一套使用去中心化金融技術的全新金融體系,而要實現這套體系需要的是計算性體系(區塊鏈技術)+非計算性體系(如法律制度)+鏈上身分體系+鏈上法定貨幣(央行數字貨幣、通證化存款、法定穩定幣)+完善的基礎設施(低門檻錢包、預言機、跨鏈技術等)。
區塊鏈的第一性原理
區塊鏈是在計算機和網路發展之後,首個有效支持合約數字化的技術手段。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數字化合約的平台,而合約是資產的基本表達形式,通證則是合約形成後資產的數字載體,區塊鏈因此成爲了資產數字化表達/通證化表達的理想基礎設施。
區塊鏈作爲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的分布式系統,支持數字化合約的創建、驗證、存儲、流轉和執行以及其他相關操作,解決了傳遞信任的問題。並且作爲一個"計算性體系",區塊鏈可以滿足人類對於"過程可重復,結果可檢驗"的訴求,因此去中心化金融便成爲了一種金融體系中的"計算性"創新,取代了金融活動中"計算性"的部分,自動執行實現了降本增效的同時還可以實現可編程性,但是"非計算性"的部分也就是基於人的認知的部分區塊鏈並不能去取代,因此目前的去中心化金融體系並未涵蓋信用,基於信用的無抵押借貸在當前的去中心化金融體系中尚未實現,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區塊鏈目前缺乏表達"關係身分"的身分體系以及沒有法律體系保障雙方的權益。
資產通證化對傳統金融的顛覆性
資產通證化的可編程性和透明性對於傳統金融體系的影響是巨大的,使用區塊鏈平台帶來的透明性不僅可以降低傳統金融體系中的金融風險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且通證化的可編程性也爲我們打開了一扇大門,使得許多在傳統金融體系中難以實現的操作成爲可能,極大地減少了需要人工幹預和第三方參與的成本。這不僅大幅增強了金融服務的流動性和可組合性,還爲創新帶來了空間,有潛力孕育出前所未有的金融產品類型。
實現資產通證化大規模應用的關鍵因素
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保障以及許可鏈
法律監管合規是必要的前提之一,需要通證化的核心資產大部分都在傳統金融機構的手中,而對於機構來說,合規是必要前提,需要依靠一系列法律保障措施來保護投資者免受欺詐和濫用行爲、打擊金融犯罪和網路不法行爲、維護投資者隱私、確保行業參與者滿足某些最低標準,並在出現問題時提供追索機制,而有了法律體系保障之後,採用許可/私有鏈才能滿足不同轄區有效執行法律以及監管的訴求。
身分體系與隱私保護
爲了實現有效的監管,能夠承載社會關係與信用體系的"關係型身分"概念在鏈上身分體系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身分體系與隱私保護技術的結合,是在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授權和監督下賦予和管理數字身份的關鍵。W3C 的去中心化身份標識符(DID)和可驗證憑證(VC)技術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這些標準提供了一種方式,通過它,個體和實體能夠掌控自己的身分信息,同時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驗證性。未來結合零知識證明技術也爲加強用戶隱私、安全性、合規性和透明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鏈上法定貨幣
鏈上的通證化法定貨幣如央行數字貨幣、通證化存款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區別於當前的穩定幣體系,穩定幣並不是貨幣本身,而是貨幣的一種鏈上"代金券",且難以在現實商業活動中得到廣泛應用。鏈上法定貨幣爲通證化技術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推廣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大門,使其有了更爲廣泛的應用空間和實用價值。
預言機與跨鏈協議
區塊鏈與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以及信息傳遞的安全性尤爲重要,隨着像 Chainlink 推出的跨鏈通信協議(CCIP)這類新一代跨鏈技術的逐漸完善,加之其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多鏈格局以及真實世界資產通證化的大規模應用正打下夯實基礎。
低門檻錢包
錢包作爲進入 Web3 的入口以及通行證,其在 Web3 世界中不僅僅承擔着傳統意義上管理資產的功能,它還是一個在 Web3 世界中通行的必備工具,承載着與區塊鏈以及智能合約進行交互的使命,但現階段錢包的使用門檻對於新用戶來說學習成本過高,再加上黑客肆虐,資產被盜事件頻發,因此將許多人拒之門外,而錢包門檻的降低才可以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促進大規模應用以及生態的爆發。
未來展望
隨着傳統金融領域和各國政府對區塊鏈及通證化技術的關注度和認可不斷加強,以及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的不斷完善,區塊鏈正在走向與傳統世界架構融合並解決現實世界應用場景中的真實痛點的道路上,針對實際場景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局限在一個與現實世界隔閡的"平行世界"中。
真實世界資產通證化將會是帶領區塊鏈走向數十萬億規模的殺手鐧應用,其潛力將可能影響整個人類的金融以及貨幣體系,通過將現實世界的資產進行通證化在區塊鏈平台上使用通證進行表達,可以實現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市場、可編程性、自動執行、透明性、可追溯性、可組合性、隱私保護、賦能企業、全球流動性、解決信任問題、身分自主權以及潛在的新應用場景等。
目前,全球衆多國家正積極推進區塊鏈相關的法律與監管框架。與此同時,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如錢包、跨鏈協議、預言機、各種中間件等,都在迅速地得到完善,央行數字貨幣也在不斷的落地應用,能夠表達更復雜資產類型的通證標準也在不斷出現,加之隱私保護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零知識證明技術的持續發展,以及鏈上身分系統的日趨成熟,我們似乎正處於區塊鏈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前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