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以太坊VS Solana:公鏈競爭再升級 新共識機制引領未來
以太坊和Solana:公鏈競爭的新戰場
以太坊正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在無限擴容計劃失敗後,Vitalik開始重新審視L2/Rollup策略,並更積極地維護L1賽道。以太坊主網的"提速降費"計劃已經提上日程,轉向Risc-V架構只是開始,如何在效率上追趕甚至超越Solana將成爲接下來的重點。
與此同時,Solana繼續擴大其應用場景。Solana堅持走做大做強L1的路線,堅信"要麼擴展,要麼消亡"。除了某交易平台研發的新共識引擎進入部署階段外,在最近的紐約Solana大會上,Anza團隊開發的Alpenglow共識協議引起了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和Alpenglow都有成爲"世界計算機"的宏偉願景。
大規模節點時代的新共識機制
傳統上,節點數量和分散程度被視爲衡量區塊鏈網路去中心化程度的關鍵指標。爲防止中心化,安全閾值通常設定在33%,即任何單一實體不應控制超過這一比例的節點。
在資本效率的推動下,比特幣挖礦最終演變爲礦池集羣,而以太坊則成爲了某些大型質押服務提供商和中心化交易所的主要舞臺。但這並不意味着這些實體能夠完全控制網路運行,因爲在"維護網路以賺取激勵/管理費"的模式下,他們缺乏作惡動機。
然而,評估網路健康度必須考慮其規模。例如,在一個只有3人的小團體中,需要2/3的贊同才能稱得上有效運行。僅僅追求33%的最低安全保障是沒有意義的,因爲剩餘的參與者很容易串通,導致作惡成本低而收益高。
相比之下,在擁有10000個節點的大規模網路中,就不需要追求2/3的多數票。大多數節點之間互不相識,即使是大型質押服務提供商之間的共謀也會面臨巨大的協調成本。
基於這種思路,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是否可以通過降低節點數量和共識比例來實現"提速降費"?
Alpenglow協議正是基於這一理念設計的。它計劃將安全共識閾值降低到20%,同時保持約1500個節點的規模。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節點確認速度,增加節點收益,還可以鼓勵網路規模擴大到約1萬個節點。
這種做法究竟會帶來1+1>2的效果,還是會突破現有的安全機制,目前還無法確定。不過,這種大膽創新的精神值得肯定,它爲公鏈競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Alpenglow:革新區塊傳播機制
Alpenglow的核心理念是,在大規模節點時代,不需要過高的共識數量。由於PoS機制的存在,惡意行爲者需要投入巨額資本才能控制網路。即使是20%的規模,按當前價格計算,控制以太坊需要200億美元,控制Solana也需要100億美元。
從實踐角度看,Alpenglow將整個流程大致分爲Rotor、Votor和Repair三個部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Solana現有Turbine機制的深度改造。
Turbine是Solana的區塊廣播機制,它負責傳播區塊信息以達到全網共識。與以太坊早期採用的Gossip協議不同,Turbine採用了一種分層傳播策略:
Alpenglow中的Rotor機制是Turbine的變種,本質上是一種更有序的區塊消息傳播方式,其中任何節點都可能成爲Leader或Relay。
Votor則是節點確認機制。在Alpenglow的設想中,如果首輪節點投票達到80%,滿足20%的最低要求,就可以快速通過。如果首輪投票介於60%到80%之間,則進行第二輪投票,再次超過60%即可最終確認。
如果還不能達成共識,就會啓動Repair機制。但這種情況類似於L2網路中的挑戰期,如果真的需要頻繁使用,可能意味着協議存在嚴重問題。
與簡單地增加硬件資源來提高帶寬不同,Alpenglow的目標是減少區塊共識生成過程。如果能夠將數據塊保持在較小的規模(如1500字節左右),並大幅縮短生成時間(理想情況下可達到100毫秒),那麼網路性能將得到顯著提升。
結語
隨着L2技術的發展,現有的擴容方案似乎已經接近極限。在這種情況下,Solana主網對進一步擴容有實際需求。只有持續提高主網TPS,才能鞏固Solana作爲"以太坊殺手"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Alpenglow的應用範圍並不局限於Solana。理論上,任何PoS鏈,包括以太坊在內,都可以採用這一機制。這表明,區塊鏈技術研究已經觸及現有技術的邊界,急需引入更多計算機科學甚至社會學的新理念。
在全球範圍內,能夠成爲核心基礎設施的區塊鏈數量可能非常有限。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Solana需要不斷創新才能確保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