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DAO治理利器:深度解析憤怒退出機制

robot
摘要生成中

"憤怒退出":DAO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

"憤怒退出"是DAO領域一個逐漸受到廣泛關注的概念。隨着DAO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組織面臨分裂、創始人離開甚至解散的情況,使得這個詞頻繁出現在各類報道中。然而,人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往往存在誤區,甚至一些專業媒體也經常誤用。

概念的誕生

2019年以太坊丹佛大會上,Moloch v1協議問世。這是一個用於創建捐贈型DAO的簡潔協議,僅用400多行代碼就實現了核心功能。它使得人們能夠便捷地匯集資金並進行集體管理。

在DAO治理中,少數意見是難以避免的。通常情況下,決策遵循多數原則。但這可能導致多數派濫用權力,損害少數派利益。爲了防範這種風險,Moloch協議引入了"憤怒退出"機制。

"憤怒退出"的運作方式

當一個成員反對某項提案但未能阻止其通過時,Moloch協議提供了一個7天的寬限期。在此期間,投反對票的成員可以選擇"憤怒退出",在提案執行前取回自己在合約中的剩餘權益。

這一機制有幾個關鍵特徵:

  1. 由智能合約代碼強制執行
  2. 僅限於在上一輪投票中投反對票的成員
  3. 只能在提案通過但尚未執行的寬限期內進行
  4. 退出時只能取回合約中的剩餘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成員必須對DAO財庫有直接、可追溯的歷史投入,才能通過合約代碼公平確認剩餘權益並實現退出。

概念的演進

Moloch v1協議取得了顯著成功,但其功能僅限於協調捐款。隨後,Moloch v2應運而生,增加了支持共同投資等功能,拓寬了應用範圍。

基於Moloch v2框架的投資DAO也支持"憤怒退出",但情況變得更爲復雜。v2是投資協議,已投資的資金換成了股權或代幣權益,需要考慮歷史權益的確認和拆分。因此,v2版本的"憤怒退出"在代碼和細節上都比v1更加復雜。

常見誤解

對於大多數DAO來說,其結構和運作方式並不滿足實行"憤怒退出"的基本條件。許多DAO成員並未直接向財庫注資,因此成員資格與財庫餘額無直接聯繫,"憤怒退出"的適用場景相當有限。

我們確實看到過DAO創始人提議"憤怒退出"的情況。但這種"退出"往往只是形式上的,實際上是各方協商的結果。除非創始人的權益與DAO財庫中的資金有明確對應關係或約定,否則他在退出時也無權提取資金。

結語

"憤怒退出"概念的演變反映了技術和文化的交融與進化。每一次創新和誤解都推動了DAO領域的思考和改進。如今,我們討論的"憤怒退出"已不再局限於其初始形態,而是一種與時俱進、不斷演化的制度創新。

作爲一種新興的去中心化組織模式,DAO正處於發展早期。每一個挑戰都引導我們去探索未來數字社會的運作機制。"憤怒退出"不僅是一個功能,更代表着對自由、公正和共同體權益的追求。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汤米老师1vip
· 15小時前
唔 写太复杂谁看得懂啊
回復0
Just Here for Memesvip
· 16小時前
权益也能火烧火燎起来 狂+1
回復0
Probably Nothingvip
· 16小時前
跟着大流投票的韭菜表示慌了
回復0
币圈资深幸存者vip
· 16小時前
玩了5年defi的老韭菜 v2太多花样了不如直接退出
回復0
委托书收集者vip
· 16小時前
结果还是集中治理的变种?
回復0
农场跳跃者vip
· 16小時前
真就放鸽子七天呗
回復0
NewPumpamentalsvip
· 16小時前
呵呵 跑路机制罢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