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 穩定幣難通過貨幣體系三大關鍵測試

robot
摘要生成中

國際清算銀行:穩定幣難以成爲真正的貨幣

國際清算銀行近日發布報告指出,穩定幣並不符合真正貨幣的標準。這家被譽爲"央行之央行"的機構認爲,與法定貨幣掛鉤的數字資產未能通過成爲貨幣體系支柱所需的三項關鍵測試:單一性、彈性和完整性。

在其年度報告中,國際清算銀行審視了新一代金融技術,並表示穩定幣等創新在未來貨幣體系中的角色仍不明確。報告指出,穩定幣在衡量健全貨幣安排應具備的三個理想特徵時表現不佳,因此無法成爲未來貨幣體系的核心。

國際清算銀行:穩定幣未能通過"三項關鍵測試",並不是真正的貨幣

報告作者承認穩定幣確實具有一些優勢,如可編程性、僞匿名性以及對新用戶友好的接入方式。此外,其技術特性可能帶來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交易速度,尤其是在跨境支付領域。

然而,與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以及商業銀行和其他私營部門實體發行的工具相比,穩定幣可能會通過削弱政府的貨幣主權(有時是通過隱蔽的美元化)並助長非法活動而給全球金融體系帶來風險。

盡管穩定幣在加密生態系統的出入口扮演着重要角色,並在通脹高企、存在資本管制或難以獲得美元帳戶的國家中日益普及,但這些資產不應被視爲等同於現金。

具體而言,由於其結構設計,穩定幣未能通過彈性測試。以某知名穩定幣爲例,它由"名義上等值的資產"支持,任何"額外的發行都需要持有者全額預付款",這施加了"預先付現約束"。

此外,與中央銀行儲備不同,穩定幣並未滿足貨幣的"單一性"要求——即貨幣可以由不同銀行發行並被所有人無條件接受——因爲它們通常由中心化實體發行,這些實體可能設定不同的標準,也不一定總是提供相同的結算保障。

報告指出,穩定幣的持有者會標注發行方的名字,這種情況類似於19世紀美國自由銀行時代流通的私人銀行券。因此,不同穩定幣之間經常以不同的匯率進行交易,破壞了貨幣的單一性。

出於類似原因,穩定幣在促進貨幣體系完整性方面也存在重大缺陷,因爲並非所有發行方都會遵循標準化的了解你的客戶(KYC)和反洗錢(AML)準則,也無法有效防範金融犯罪。

盡管國際清算銀行表達了這些擔憂,但該組織仍看好通證化的潛力,認爲這是從跨境支付到證券市場等領域的革命性創新。報告認爲,以中央銀行儲備金、商業銀行貨幣和政府債券爲核心的通證化平台,可以爲下一代貨幣和金融體系奠定基礎。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智能合约恐惧症vip
· 07-11 10:03
代码要看懂再跑
回復0
ExpectationFarmervip
· 07-11 10:03
这不废话么呢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