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Web3 AI新局:數據主權覺醒 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崛起
AI 代理泡沫破裂後:Web3 AI 的真正價值在哪裏?
去年第四季度,AI 代理人賽道迅速崛起,市值從幾乎爲零飆升至200億美元以上。各種"智能體"一時間爆火,從搞笑的到搞怪的應有盡有。人們開始憧憬能自動炒幣、幫你賺錢的"金融代理人",還出現了號稱要投資其他代理人的組織,甚至有"人類與代理人共治"的組織,玩法花樣百出,仿佛一夜暴富觸手可及。
然而,風口來得快去得也快。泡沫破裂後,許多項目接連倒閉。不過,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AI項目和基礎設施正在接管市場。真正的價值開始浮現,下一波Web3 AI浪潮正在醞釀,這次可能不只是炒作,值得認真關注。
我們都知道,一旦出現新賽道或熱點,市場往往不關心基本面。只要看起來熱鬧、有噱頭、演示漂亮,不管實際用處大小,市值都能輕鬆衝到上億美元。
後來出現了一個項目,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線——它開源AI,讓任何開發者都能輕鬆上手,自己動手創造價值。這個理念迅速引發廣泛共鳴,社區快速壯大,GitHub上的關注度和分支數量大幅增長。
當然,現在的局面已經完全不同了。新發布的、表現不錯的代理人項目,市值大多在3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老項目的市值也壓縮到1000萬到5000萬美元區間。整個板塊的估值天花板被壓低,總市值也從巔峯期的200億美元下降到現在的40-60億美元區間。
基礎設施崛起,Web2 AI加速發展
如今的市場不再迷信那些"看起來厲害"的泡沫項目,而是開始關注真正的基本面。特別是在Web2的AI模型發展越來越快的背景下,人們更加關注基礎設施和去中心化AI的長期價值。
主流科技公司的AI模型幾乎每月都在更新,變得更強、更快、更智能。比如最近某公司的圖像生成功能一上線,就引發了一股新的圖片風潮,迅速走紅。
Web2的消費者產品端也在飛速進化。由於底層AI能力增強,許多以前無法實現的產品體驗現在都成爲可能。新工具讓開發者的效率提升幾個檔次,功能更新又快又多。AI代理人和智能工作流現在已經滲透到各個角落,而且入門門檻越來越低。對用戶來說,更換工具幾乎沒有成本——哪個不好用或價格貴,立馬就能找到UI更好、體驗更順暢的替代品。整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但也推動了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加速落地。
數據主權覺醒:誰才是真正的數據主人?
在這一切高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一個問題:現在到處都是各種AI代理應用,但它們大多數使用的都是中心化技術——那麼我的數據到底歸誰所有?我的聊天記錄會去哪裏?如果我跟AI聊了一些私密內容,它真的會保密嗎?還是會被上傳、分析、用來訓練別人家的模型?
這個問題在某知名AI公司最近的更新之後顯得更加關鍵——其聊天機器人的"記憶功能"現在可以引用你過去所有的對話,生成更個性化的回應。這功能確實很酷,想象一下,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AI私人助理、聊天伴侶、情感支持......但這也意味着,你的數據會被某個平台"長期持有",你不再是數據的主人。
一旦他人控制了你的對話、偏好、情緒甚至生活習慣,後果可能就不只是"體驗更好"那麼簡單了。
這也是爲什麼"數據主權"這個話題,正在成爲AI + Web3的下一個重點。真正屬於用戶的數據,才是最有價值的未來。
去中心化AI(DeAI)的崛起
去年就有預測指出,到2025年第二季度,去中心化AI會真正走入大衆視野。尤其是在人們對隱私安全、數據所有權越來越重視的背景下,那些能提供保密性、可驗證性、用戶數據歸屬透明性的底層基礎設施會獲得更多關注和使用。
目前我們看到三個主要方向的趨勢正在浮現:
Web2 AI的風投趨勢
Web3 AI的風投趨勢
Web3 AI的散戶趨勢
這些趨勢交織在一起,共同推動DeAI從概念走向實用階段。2025年將是驗證去中心化AI價值的關鍵時刻。
Web2 vs Web3 AI:完全不同的節奏和玩法
Web2方面,市場體量遠大於Web3。因爲有太多傳統企業正在尋求通過AI轉型,優化自己的業務流程——比如:獲取更多客戶、提升轉化率、增加銷售額等。這類企業通常都有很明確的需求,很多還集中在某個細分領域,所以他們希望找到能精準解決自己"特定痛點"的AI工具。這也吸引了很多年輕創業者,瞄準這些細分需求去開發垂直領域AI代理人。
相比傳統SaaS,AI代理人能帶來的效益更直接——要麼大幅節省成本,要麼直接吸引更多客戶創造收益。因此,這類AI工具的訂閱價格也能賣得更貴,很多初創公司上線幾個月就實現年營收百萬、千萬美元,這並非沒有道理。
但Web3的玩法完全不同。區塊鏈本身就是爲去中心化AI(DeAI)量身定做的基礎層。所有行爲可以鏈上驗證,不可篡改;天然提供去信任的環境;支持去中心化的計算;用戶可以真正擁有自己的數據、模型和使用場景。簡單來說,Web3 AI的未來目標是讓用戶了解自己的數據被如何使用、理解AI的決策過程、自主掌控模型和用例,甚至從中獲利。
Web3的風投們已經開始爲這種未來布局。
爲什麼散戶青睞AI代理
對Web3散戶來說,DeAI(去中心化AI)確實比較難懂:一堆新詞新概念,聽起來像天書。所以最初他們最容易被吸引的,是那些容易理解、有趣好玩的AI代理人——比如會說話的聊天機器人,能講段子會整活的那種。這種"娛樂型AI代理人"確實很吸引人,但時間一長,散戶也開始發現這些東西似乎沒什麼真正用處。再加上這段時間市場行情不佳,大量無用項目慢慢被淘汰,而那些有實際價值、能提供功能的代理人雖然估值也下降了,但仍然存活。
這波"清洗"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只有具備實際用例和核心產品能力的AI項目才有未來。於是,項目方開始轉向兩個方向:要麼自己開發真正的AI產品,解決實際問題;要麼與真正有技術、有價值的DeAI項目合作。
這種轉變有兩個積極意義:讓人們開始關注原本"看不懂"的底層基礎設施;讓AI代理人不再只是表演工具,而是能做實事的產品。一些項目已經成爲典型案例——不僅功能強大,還順帶將一些酷炫的DeAI技術帶到了大衆視野中。這說明一個趨勢:散戶雖然不懂技術,但他們會慢慢被"真正有用"的產品教育。
有一個項目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它是一個普通人也能參與投資的去中心化AI生態系統。現在大多數DeAI項目還太早期,只有風投或"圈內戰略合作夥伴"才能投資,甚至連代幣都沒發行的比比皆是。但這個項目不一樣,用戶可以直接用其代幣投票支持看好的子網(subnet),相當於"換倉"進這些DeAI項目的子代幣,提前布局。
雖然之前也有人吐槽:跨鏈橋、交易體驗有點麻煩......但他們的底層技術、產品邏輯,還有整體氛圍確實很強。尤其是某團隊的存在,讓整個生態的用戶體驗設計更朝着"用戶友好"的方向發展。因爲在這個生態的機制中,每個子網要想獲得更多獎勵(挖礦激勵),就得靠市場認可——誰有用、誰厲害,誰才能獲得更多分發。
所以,對這些子網來說,"讓用戶理解你在做什麼"變得至關重要。某團隊正在做這件事。他們的產品方向非常明確:爲普通用戶優化界面和用戶體驗。他們不僅有多個實用的子網(比如一個超方便的AutoML平台,用戶可以直接在上面訓練模型,點點按鈕就能運行起來),還推出了最新的旗艦產品:AI代理人平台,用戶可以像拖拽圖塊一樣拖拽模塊來創建AI代理,真正做到"零代碼搭建AI代理人"。這種體驗有點像Web3版的"傻瓜式AI工廠",非常適合不懂技術的用戶入門。
總的來說,這個生態系統現在不僅是技術最先進之一的DeAI項目,而且在普通用戶參與友好度上也走在最前面。這種產品邏輯清晰、用戶友好的團隊,正是讓這個生態變得熱度不斷的關鍵角色。
我們正處在一個由Web3 AI主導的大變革時代。過去那種靠炒作拉高市值的泡沫已被實際的基礎設施、去中心化AI和真實的應用場景所取代。無論是企業在Web2裏利用AI優化業務,還是散戶在Web3裏體驗新型代理人的便捷,未來的數據主權和用戶參與都將成爲關鍵。Web3 AI還遠遠沒到高潮。真正的戲,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