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穩定幣監管加速 美港立法競逐Web3金融話語權

全球穩定幣監管加速,東西方正競逐未來金融話語權

近日,美國參議院和香港立法會幾乎同步就穩定幣監管邁出關鍵步伐。美國以壓倒性優勢通過GENIUS法案的程序性動議,爲首部聯邦穩定幣法案掃清障礙;香港則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三讀,成爲亞太地區首個確立穩定幣牌照制度的司法轄區。這種立法節奏的高度重合,反映了對未來金融話語權的競爭。

東西方競逐穩定幣話語權:美港立法潮重塑全球金融新秩序

穩定幣市場潛力巨大

當前全球穩定幣市值已接近2500億美元,過去5年增長超過22倍。2025年初至今,鏈上交易量突破3.7萬億美元,全年預計接近10萬億美元。美元穩定幣在新興市場廣泛用於交易匯款,部分地區規模甚至超過傳統支付系統。

在樂觀情景下,預計2030年全球穩定幣市場供應量將達到3萬億美元,月度鏈上交易量達9萬億美元,年交易總量或突破100萬億美元。這意味着穩定幣將與傳統電子支付系統比肩,在全球清算網路中佔據結構性基礎地位。

穩定幣的儲備結構也將對宏觀經濟產生影響。目前穩定幣規模已消化約3%即將到期的短期美債。若按50%配置比例估算,3萬億美元市值將對應至少1.5萬億美元的短期美債需求,接近中國或日本當前的美債持倉,有望成爲美國財政的"最大隱形債權人"。

美港穩定幣監管框架對比

盡管美國與香港在立法路徑與細節上有所差異,但在"法幣錨定、足額儲備、持牌發行"等基本原則上形成高度共識。

GENIUS法案限定"支付型穩定幣",強調其非證券屬性。香港則在保障1:1足額錨定前提下,暫未限制利息收益與錨定結構,爲未來創新保留空間。

儲備要求方面,美港均要求足額錨定高流動性資產,但GENIUS法案明確限定合格儲備資產類型,香港則未完全限定。

制度架構上,GENIUS法案採用"聯邦-州"雙軌制,爲穩定幣發行提供三種路徑。香港則由金管局統一發牌,且要求無論穩定幣發行方是否設於香港,只要錨定港元或主動向香港公衆提供服務就須申請許可。

境外發行人管理方面,GENIUS法案明確禁止未許可的海外穩定幣在美國市場流通;香港則主要聚焦錨定港元的穩定幣,對非港元穩定幣保持開放。

這些制度差異反映出兩地在穩定幣定位上的不同訴求。美國以維護美元主導地位爲主,推動穩定幣成爲鏈上美元的延伸形態;香港則希望打造一個受控但有開放性與兼容性的亞太合規創新試驗場。

東西方競逐穩定幣話語權:美港立法潮重塑全球金融新秩序

穩定幣監管對Web3生態的影響

穩定幣監管落地爲Web3的大規模採用提供了支付與結算根基。在DeFi領域,合規發行人提供的穩定幣將成爲"合規DeFi"的清算核心,協議將嵌入更多KYC、AML與資產識別模塊,去中心化金融將逐步演變爲"可審計的鏈上金融網路"。

在Web3支付體系中,穩定幣監管落地將使其真正從"交易中介"走向"支付通道"。多家支付科技公司已將穩定幣嵌入商戶結算流程;Web3錢包以穩定幣爲默認支付資產拓展微支付場景。鏈上支付正由"加密圈內轉帳工具"向"企業級金融接口"轉變。

更深層次的變化在於全球清算結構的重塑:穩定幣打通了本幣與鏈上資產之間的連接,同時不依賴銀行帳戶體系,可"點對點"實現清算。未來在跨境支付、鏈上貿易融資、RWA派息等場景中,穩定幣可能取代傳統銀行作爲資金流通中樞。

合規穩定幣爲Web3大規模普及提供了"最後一塊拼圖":它既是制度認可的交易資產,又具備鏈上流轉的可編程性。在合規穩定幣的支持下,從RWA資產交易到鏈上工資發放,從跨境清算到Web3支付接口,穩定幣將成爲推動鏈上經濟大規模普及的"基礎設施資產"。

東西方競逐穩定幣話語權:美港立法潮重塑全球金融新秩序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汤米老师vip
· 07-10 15:35
监管是成长的标配
回復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07-10 15:21
监管早该到位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