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牛市峯值或達27.3萬美元 鏈上數據分析預測

比特幣本輪牛市可能達到的頂點分析

隨着比特幣呈現出強勁的漲勢頭,投資者不禁開始思考:本輪牛市中,比特幣價格能漲到多高?本文將通過分析一系列鏈上估值模型和週期工具,探討比特幣可能的峯值價格。雖然預測無法取代基於數據的靈活反應,但這些分析框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當前市場位置和未來可能的走向。

價格預測工具

我們首先來看幾個歷史上較爲準確的估值模型。盡管基於數據的反應通常比盲目預測更有效,但研究這些指標仍能爲市場行爲提供有力的參考。當宏觀經濟、衍生品和鏈上數據開始發出警告信號時,通常是獲利了結的好時機,無論是否達到某個具體價格目標。探索這些估值工具能在結合更廣泛市場分析時輔助戰略決策。

關鍵模型包括:

  1. 頂部市值:通過將歷史平均市值乘以35來預測峯值估值。該模型精準預測了2017年的頂部,但未能準確預測2020-2021週期,當時預計超過20萬美元,而比特幣實際峯值約爲6.9萬美元。目前該模型預測超過50萬美元,似乎越來越不切實際。

  2. Delta頂點:通過從實現市值(基於所有流通BTC的成本基礎)中減去平均市值,生成更貼近現實的預測。該模型在上一周期預測了8萬至10萬美元的頂部。

  3. 終端價格:基於供應調整後的幣齡銷毀計算,是歷史上與每次峯值最接近的模型,包括2021年的6.4萬美元頂部。目前預測約爲22.1萬美元,可能升至25萬美元或更高,被認爲是最可信的預測宏觀比特幣頂部的模型。

鏈上數據分析:比特幣本週期可能達到的頂點在哪裏?

峯值預測

MVRV比率是另一個強有力的指標,它比較市場市值與實現市值,提供了投資者心理的窗口。該比率在主要週期通常在4左右達到頂峯,目前爲2.34,表明仍有顯著漲空間。歷史上,當MVRV接近3.5至4時,長期持有者開始實現可觀收益,通常標志着週期成熟。然而,由於回報遞減,本週期可能無法達到完整的4。使用更保守的3.5估計,我們可以開始預測更現實的峯值。

鏈上數據分析:比特幣本週期可能達到的頂點在哪裏?

計算目標價格

時機與估值同樣重要。通過分析"自週期低點以來的BTC增長",我們發現前幾輪比特幣週期在距低點約1060天時達到頂峯。目前我們處於本週期約930天。如果這一模式持續,峯值可能在約130天後到來。歷史上,FOMO(恐懼錯過)驅動的價格漲通常發生在週期末期,導致實現價格(投資者平均成本基礎的代理指標)迅速上升。

例如,2017年最後130天,實現價格增長了260%;2021年增長了130%。假設由於回報遞減,增長率再減半,從當前4.7萬美元的實現價格增長65%,到10月18日可能達到約7.8萬美元。

結合預計的7.8萬美元實現價格和保守的3.5 MVRV目標,我們得出比特幣潛在價格峯值爲27.3萬美元。雖然這看似雄心勃勃,但歷史上的拋物線式暴漲表明,這種走勢可能在幾周而非幾個月內發生。盡管預計峯值更可能在15萬至20萬美元之間,但數學和鏈上證據表明更高估值至少是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模型會動態調整,若週期末期市場狂熱加劇,預測可能迅速進一步加速。

鏈上數據分析:比特幣本週期可能達到的頂點在哪裏?

鏈上數據分析:比特幣本週期可能達到的頂點在哪裏?

鏈上數據分析:比特幣本週期可能達到的頂點在哪裏?

結論

預測比特幣的確切峯值本質上具有不確定性,變量太多無法完全考慮。我們能做的是基於歷史先例和鏈上數據,建立概率框架。MVRV比率、終端價格和Delta頂點等工具已多次證明其在預測市場頂部方面的價值。雖然27.3萬美元的目標看似樂觀,但它植根於歷史模式、當前網路行爲和週期時機邏輯。最終,最佳策略是根據數據而非固定價格水平做出反應。利用這些工具來完善投資假設,但保持足夠靈活,在更廣泛的生態系統開始發出頂部信號時及時獲利。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空投疯子老王vip
· 10小時前
等着接二十七万
回復0
社区打杂人vip
· 07-11 11:48
看涨不看跌真好
回復0
闪电鼠标手vip
· 07-10 12:30
梭哈一把再说吧
回復0
LeverageAddictvip
· 07-10 12:26
梭哈就是干
回復0
NFT慈善家vip
· 07-10 12:21
影响指标更重要
查看原文回復0
GasFeeCryvip
· 07-10 12:19
空仓还在等跌
回復0
GasFeeCrybabyvip
· 07-10 12:15
强者才谈估值
回復0
DAO治理专员vip
· 07-10 12:05
数据缺乏关键指标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