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聯準會終止使用“聲譽風險”作爲銀行加密貨幣監管的依據
Gate News bot 消息,據Coindoo報道,聯準會宣布,將不再將“聲譽風險”作爲銀行檢查的一個因素。在幾分鍾前披露的一項政策轉變中,央行表示已開始審查其監管材料中有關聲譽風險的提及,並將在適當的時候用更可衡量的金融風險標準取而代之。
聯準會強調,它仍然希望銀行保持強有力的風險管理實踐,但它澄清說,監管機構現在將更多地關注對安全性和穩健性的可量化威脅,而不是主觀或公衆認知相關的風險。聯準會在官方聲明中表示:“這一變化並不消除聯準會對銀行保持強有力的風險管理實踐的期望。”
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今年早些時候曾承諾修改監管措辭,該措辭允許監管機構監控銀行的“爭議性言論或活動”。今天的更新表明,鮑威爾兌現了這一承諾,標志着聯準會正在重新調整其合規執行和銀行業務評估方式。
此舉使聯準會的做法與其他聯邦銀行機構保持一致。今年3月,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通知國會,將從其監管手冊中刪除“聲譽風險”。同樣,美國貨幣監理署(OCC)也宣布計劃從其監管指南中刪除該術語。
這項政策變化可能會受到共和黨議員和加密貨幣行業倡導者的歡迎。批評人士長期以來一直認爲,聲譽風險使得監管機構可以不公平地懲罰與政治敏感客戶或加密貨幣公司合作的銀行——即使這些客戶並不構成直接的財務威脅。
通過取消這一寬泛且往往模棱兩可的標準,聯準會可能會減少服務於非傳統或有爭議行業的銀行的障礙,同時仍然要求它們對核心金融穩定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