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法幣信任危機:黃金與比特幣成新價值錨點
作者:Matt Hougan,Bitwise首席投資官
編譯:AIMan@金色財經
原標題:Bitwise:法幣到底是什麼 爲何人們爭相購買黃金和BTC
世界開始意識到法幣實驗的瘋狂。
傳奇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David Foster Wallace) 2005 年在凱尼恩學院 (Kenyon College) 的畢業典禮演講以一則寓言開場:
華萊士的觀點是,我們常常對最重要的現實視而不見,尤其是當這些現實已經包圍了我們整個生活的時候。
最近我一直在想那些魚。
和如今幾乎所有其他金融專業人士一樣,我一生都生活在一個以法幣爲基礎的世界裏——在這個世界中,一個國家的貨幣供應量並非基於其黃金或白銀等儲備的積累,而是由政府決定。美國在54年前,也就是1971年放棄了金本位制。假設大多數人從21歲開始職業生涯,那麼如今,金融界最年輕的、記得在非法幣時代工作過的人可能已經75歲了。
當我們大多數人還在上學的時候,法幣的採用被視爲一種不可避免的進步,就像從泥濘中爬出來並開始直立行走一樣。
過去的人們以爲黃金才是貨幣,我們笑了。真可愛。
但人們似乎越來越意識到,我們正經歷的這個法幣時代或許是個例外。或許像我們在1971年開始做的那樣,憑空印鈔,其實是個瘋狂的想法。或許健全的貨幣需要限制。
換句話說,人們開始環顧四周並問:法幣到底是什麼?
提出這一問題的羣體之一是八月的《金融時報》,該報上周末的“大閱讀”是一篇深入探討“黃金如何成爲世界免受不確定性影響的避風港”的文章。
其中一段關鍵的文字:
《金融時報》指出,各國央行——在1971年之前就經常購買黃金——現在又開始大舉購買黃金。如下圖所示,這些年度購買始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並在2020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進入了超速增長階段。換句話說,這些購買始於各國央行開始真正濫用法幣之時,而一旦各國政府開始扣押部分法幣,購買速度便會加快。
各國央行正投入創紀錄的資金購買黃金
中央銀行淨購買量/銷售量(金條噸數)
來源:《金融時報》,數據來自 Metals Focus、Refinitiv GFMS 和世界黃金協會。
注:圖表顯示的是各國央行和其他官方機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超國家實體)的淨需求(即總購買量減去總銷售量)。不包括掉期交易和 Delta 對沖的影響。
去年,黃金超過歐元,成爲繼美元之後全球第二大儲備資產。隨着美國債務規模逼近37萬億美元,且貶值美元以擺脫困境的誘惑日益增加,各國央行行長意識到,他們需要對沖風險。他們想要一種能夠:
* 稀缺
* 全球的
* 政府難以操縱
* 能夠以自主主權的方式直接持有。
你大概明白我的意思了。這些品質不僅僅適用於黃金。
他們越來越多地關注比特幣。
比特幣:對抗法幣貶值的利器
與政府一樣,個人投資者也開始意識到不計後果地印鈔的危險。但有趣的是,他們大多是通過比特幣來對沖印鈔的——比特幣被廣泛認爲是黃金的數字替代品。自2024年1月推出以來,比特幣ETF已吸引450億美元的資金,而同期黃金ETF的資金爲340億美元。
爲什麼政府和普通民衆之間存在差異?主要原因是容量:比特幣市場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對於央行官員來說仍然太小,而且其流動性不足以支持央行大規模進出。我懷疑這種情況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事實上,政府對比特幣的需求只會不斷增長。但就目前而言,我認爲這是同一交易的兩個方面。
然而,無論我們談論的是黃金還是比特幣,其基本要點都是一樣的:過去四十年,我們被教導要通過股票和債券的組合來實現投資組合的多元化。但無論你如何調整——60% 股票/40% 債券,還是 70%/30%,無論什麼比例——你仍然 100% 地投資於法幣。
人們意識到在這些水中遊泳是相當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