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幣(BTC)在黃金與加密貨幣之爭中佔上風:數位黃金的崛起與傳統價值的挑戰
當黃金支持者黛布拉·羅賓遜(Debra Robinson)嘲諷道:「想像一下,花 11.8 萬美元買一組人為的數字」,她回應了貴金屬愛好者中一種常見的懷疑態度。然而,隨著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並逐漸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這場關於「數位黃金」與「實體黃金」的價值儲存之爭,正變得越來越引人深思。受人尊敬的宏觀分析師、比特幣看漲者林恩·奧爾登(Lyn Alden)對此提出了務實的建議:貴金屬愛好者可以購買相當於其貴金屬持股 5% 的比特幣部位。這不僅是對沖風險,更是對未來趨勢的明智佈局。
一、為何黃金支持者者應關注比特幣?
截至撰寫本文時,比特幣交易價格略低於 118,000 美元,最近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通膨擔憂。這群「人造數字」目前的市值已超過 2.2 兆美元,超過白銀,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和 Strategy 在內的 100 家上市公司共持有近 130 萬枚 BTC,約佔總供應量的 6%,顯示機構對比特幣的認可度不斷提升。
公平地說,黃金近期也表現不俗,金價接近略高於 3,500 美元的歷史高點,達到每盎司 3,355 美元。然而,奧爾登 5% 的配置建議並非旨在放棄黃金,而是為了風險管理。對於擁有 10 萬美元黃金的持有者來說,持有 5,000 美元的比特幣可以對沖比特幣繼續侵蝕黃金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傳統角色的風險。
如果比特幣繼續表現出色,那麼對比特幣的這種小額配置可以提供上行風險;即使是適度的配置也會對總投資組合回報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比特幣像許多黃金支持者者堅信的那樣崩盤,損失只會佔到投資組合的一小部分。正如奧登所說:「他們可以去海灘,永遠忘記這項資產。」這是一種兼顧潛在收益與風險控制的務實策略。
二、過去的迴響:從歷史角度看比特幣的地位轉變
《比特幣看漲案例》一書的作者維賈伊·博亞帕蒂(Vijay Boyapati)從歷史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評論道:「我在 2013 年就推薦過這個。當時,我把比特幣視為黃金的保險。現在,我把黃金視為比特幣的保險。」
博亞帕蒂的評論反映了過去十年比特幣風險狀況的顯著變化。比特幣曾是黃金投資者的投機對沖工具,如今卻成了許多人眼中的主角,而黃金則扮演著配角的角色。這顯示了市場對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工具的認知,已從最初的「實驗性資產」轉變為「核心資產」。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此深信不疑。知名比特幣懷疑論者彼得·希夫 (Peter Schiff) 再次站出來批評這個排名第一的加密資產。儘管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希夫最近仍敦促投資者拋售比特幣,買入白銀,他指出:「比特幣仍然是一個有風險的賭注,而白銀則提供了更多的上漲空間和最小的下跌空間。」然而,隨著企業和機構對比特幣的採用加速,希夫的警告越來越被忽視。
三、比特幣的崛起:技術變革與風險管理的必然選擇
即使將金屬投資組合中的一小部分配置為比特幣,也是避免技術變革帶來意外損失的合理對沖措施。正如博亞帕蒂所說,隨著採用率、流動性和機構興趣的激增,用比特幣進行對沖的邏輯只會變得更加強大。
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賦予了它去中心化、稀缺性和抗審查性等特性,這些特性使其在數位時代成為一種獨特的價值儲存形式。相較於黃金的實體儲存和運輸成本,比特幣的數位化特性使其在全球範圍內的轉移和儲存更為便捷高效。
黃金支持者者或許會對為人造數字支付六位數的想法嗤之以鼻,但數字不會說謊:比特幣的崛起正在重塑價值儲存的格局。正如林恩·奧爾登和維賈伊·博亞帕蒂所言,適度配置比特幣不僅是投機,更是在快速發展的世界中謹慎的風險管理。
結語:
比特幣與黃金的價值儲存之爭,並非簡單的孰優孰劣,而是反映了金融市場在數位化時代的演變。比特幣的快速崛起,挑戰了黃金作為千年價值儲存工具的傳統地位,並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選擇。在不確定的全球經濟環境下,將比特幣納入投資組合,即使是小比例的配置,也可能成為應對未來變革、捕捉潛在收益的明智之舉。這場數位與實體的價值之爭,將繼續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