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Meta 在追逐元宇宙夢想的四年中燒掉了450億美元
扎克伯格在2021年發布的《創始人的信》中說道:“下一個平台將更具沉浸式——一個你置身其中,而不僅僅是看着它的互聯網體驗。我們稱之爲元宇宙,它將觸及我們開發的每一款產品。”
4年過去,根據Meta內部人士的透露,到 2025 年初,Meta 的元宇宙項目已成爲一個財務黑洞,累計虧損高達 450 億美元。這一數字幾乎等於社交媒體競爭對手 Snap 和 Pinterest 的市值總和,也接近埃隆·馬斯克收購 Twitter 時所支付的金額。更糟的是,扎克伯格在去年的財報中警告稱,這些虧損還將“顯著增加”,但他沒有說明這具體意味着什麼。
內部混亂、缺乏勝任力的管理層以及不明確的戰略,或爲巨額虧損的重要原因。Yahoo Finance 在採訪了十多位曾在 Reality Labs(Meta 元宇宙業務部門)任職的高級員工後總結道。他們(員工)形容這個部門“混亂且缺乏組織”。頻繁的管理層更替和人事調整帶來了持續的混亂,許多被調任的管理者來自 Meta 的其他業務部門,卻缺乏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方面的專業知識。
Meta元宇宙業務的具體虧損情況,根據其財務數據披露:2020 年虧損超 60 億美元,2021 年 100 億,2022 年 130 億,2023 年更是達到 160 億美元。而僅在 2024 年第一季度,Reality Labs 就虧損了 38 億美元,直接吞噬了該部門 2022 與 2023 年全部營收的總和。
如此嚴重的虧損讓外界擔心和質疑元宇宙到底有什麼價值,又會朝着什麼方向發展?
縱觀元宇宙的發展,從2021年元宇宙的爆火到現在的趨於平靜,元宇宙的發展呈現出“流星劃過夜空”的狀態。在閃耀奪目之時,僅國內對元宇宙的建設,相關政策支持便被寫進國家和多數省市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例如2023年工信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2022年浙江省發布《浙江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2022年成都發布《成都市培育元宇宙產業行動方案(2022—2025年)》;2022年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會修訂形成了《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
雖然元宇宙面臨虧損,並且整個行業相比高峯時期受到的關注大爲減少,但“元宇宙是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相交互的重要平台”,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這樣定義元宇宙的重要性和長遠價值。
1. 元宇宙重構數字體驗的“沉浸式入口”
元宇宙所依賴的沉浸式技術,涵蓋 AIGC、空間計算、新型顯示、多模感知交互 等關鍵能力,目標是降低虛擬場景構建門檻、提升內容靈活性和真實感。這意味着用戶將不再是“看屏幕的人”,而是“身臨其境的參與者”;內容的生產與交互將高度智能化和感知化;數字世界的構建將趨於實時化、個性化、低成本與高保真。
手機爲代表的2D平面世界之後,或是3D可實時感知和互動的元宇宙,而元宇宙可能是下一代互聯網平台,構成“沉浸式數字體驗”基礎設施。
2. 元宇宙打造去中心化數字生態的“價值信任層”
元宇宙也必然不會是中心化巨頭控制,或會將通過布局Web3及新型區塊鏈體系,構建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組織規則與可信的價值網路,形成基於智能合約的自動化協作機制;數據和資產的個人所有權歸屬;開放中立、可驗證的網路運行方式。
尤其是通過建設Web3網路操作系統與可擴展、安全可控的鏈上架構,爲大規模虛擬經濟與數字資產交易打下基礎。屆時,元宇宙將承載新型數字經濟秩序,是“可信數字社會”的底層制度基礎。
結語
Meta的元宇宙業務虧損,還與其產品銷量疲軟、未能獲得主流市場的認可有關。但追溯每一代科技的發展進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也看到元宇宙細分領域即穿戴式設備AR/VR領域在最近兩年重新受到關注,獲得了不少投融資和市場聚焦。
如何在行業發展初期滿足市場的需求,解決切實的問題,決定了元宇宙的第一步是否走得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