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輪理論揭示全球AI監管格局演變 新舊技術監管態度的差異與成因

robot
摘要生成中

文化年輪理論:解析全球技術監管格局的演變

近期,一位業內知名人士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文化與政治的年輪模型"這一新穎觀點,深入剖析了當前全球人工智能和技術監管格局的變化。這一理論認爲,文化對新事物的態度由形成時的社會氛圍塑造,而對舊事物的態度則由固有慣性決定。這些"文化年輪"一旦形成,便極難改變。

新自由主義與監管現實的矛盾

作者回顧了自身成長經歷中的一個困惑:盡管社會常被描述爲"深度新自由主義"和"去監管化",但實際政府政策卻與這些理念相去甚遠。事實上,聯邦監管法規總數不降反增,各類規定如KYC、版權法規、機場安檢措施等愈發嚴格。自二戰以來,美國聯邦稅收佔GDP的比例也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直覺與現實的反差:中美AI格局的逆轉

五年前,若有人預言美國將在開源AI領域領先,而中國將在閉源AI領域佔優,這種觀點可能會被視爲荒謬。然而,事實證明這種直覺完全錯誤。作者提出的"文化與政治的年輪模型"爲這一現象提供了解釋:

  • 文化對新事物的態度取決於特定時期盛行的觀念和激勵機制。
  • 文化對舊事物的態度主要受現狀偏見驅動。

每個時代都在文化之樹上刻下新的"年輪",形成對新興事物的觀念。這些觀念一旦形成,便迅速固化,難以改變。

Vitalik博文:開源與閉源,"年輪模型"揭示中美AI競爭格局的逆轉

從互聯網到AI:文化慣性對技術監管的影響

美國確實經歷過去監管化趨勢,但高峯期主要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21世紀後,整體氛圍逐漸轉向更多監管與管控。然而,90年代"成長起來"的事物(如互聯網)在隨後數十年裏保留了最初的自由開放理念。

稅收水平通常受政府預算需求約束,而預算需求很大程度上由醫療保健與社會福利計劃的剛性需求決定。這道財政"紅線"早在50年前就已劃定,並牢固地保持至今。

法律與文化對現代科技或新興事物潛在風險的態度往往極爲謹慎,即使實際危險程度遠低於某些極限運動。這可用年輪模型解釋:極限運動的文化態度早在社會整體風險容忍度更高的時期就已形成並固化。

社交媒體在2010年代成熟,其文化和政治定位介於整體互聯網和新現象之間。因此,對社交媒體的限制態度通常不會直接延伸至早期互聯網領域。

人工智能在2020年代走向成熟,美國率先佔優,中國追趕。中國採取"商品化競爭對手的優勢互補品"策略,與開發者羣體中日益增長的開源偏好相契合,形成了對開源AI友好的環境。這種環境雖然真實,但僅限於AI領域;在其他技術領域仍廣泛存在封閉性特徵。

Vitalik博文:開源與閉源,"年輪模型"揭示中美AI競爭格局的逆轉

種下新樹:創新優於改變現狀

作者認爲,一旦某事物存在足夠長時間,圍繞它的文化觀念已經固化,再想改變將非常困難。更可行的方法是創造新的行爲模式,在競爭中取代舊模式,並確保在新模式形成初期就建立良好的規範與文化基礎。這種轉變可通過開發新技術或實驗新的社會規範來實現。

加密貨幣和Web3領域的吸引力正在於此:它提供了一個獨立的技術與文化環境,不受既有"現狀偏見"束縛,可自由探索和嘗試新事物。我們無需費力培育陳年舊樹,而是可以種植和培育新樹種,爲這片森林注入新的生命力。

Vitalik博文:開源與閉源,"年輪模型"揭示中美AI競爭格局的逆轉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NFT Regret Machinevip
· 07-10 04:03
你又在整些虚头巴脑的
回復0
Just Another Walletvip
· 07-09 17:33
搞半天还是玩政治
回復0
VitaliksTwinvip
· 07-09 17:27
整天跑理论模型 就是赶不上玩具狗
回復0
consensus_whisperervip
· 07-09 17:22
啥都在变 就监管不变
回復0
养老金毁灭者vip
· 07-09 17:13
这理论不懂就问 该封杀
回復0
纸手卖出惯犯vip
· 07-09 17:12
文化就是瘾,改不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