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痛斥法国司法迫害:刑事调查零证据、每两周强制报到,TON生态逆势增长 | 加密通讯自由之战

Telegram创始人Pavel Durov近日公开控诉法国当局对其长达一年的刑事调查未能发现任何不当行为证据,却仍强制要求他每两周向警方报到一次。本文深度解析这场被称为"legally and logically absurd"的法律战背后,加密通讯软件的内容审核困境、言论自由边界之争,以及TON区块链在打压下逆势增长的战略意义。

▌ 逮捕事件回顾:法国警方"史无前例"扣押杜罗夫 杜罗夫在Telegram频道中透露,去年因平台用户自主发布内容遭法国警方逮捕,被指控"未有效管控有害信息"。他形容此次拘捕为" legally and logically absurd"(法律与逻辑双重荒谬),强调"惩罚科技公司CEO对用户独立行为负责"的做法开创危险先例。尽管调查持续一年,警方仍未找到Telegram或其本人违规的证据。

▌ 强制监控持续:每两周报到、跨境旅行受限 即使调查无实质进展,杜罗夫仍须每两周向法国当局报到一次,且离境自由受严格限制——仅允许前往迪拜总部(每次连续停留不超14天,需提前一周报备),赴其他地区需法国法官单独审批。杜罗夫指出,这种" weird detention"(怪异羁押)已对法国"自由国度"声誉造成"irreparable damage"(不可逆损害)。

▌ 加密社区声援:人权组织谴责法国审查过度 事件引发加密社区及人权组织强烈抗议。Helius CEO Mert Mumtaz直接质疑马克龙:"为何不因未能100%控制法国犯罪而亲自入狱?"。杜罗夫重申Telegram立场:遵守所有合法请求,但绝不接受强制审查要求;若某司法管辖区要求加密后门或共享密钥,宁可退出该市场。

▌ TON生态逆势增长:打压期间用户活跃度飙升 值得关注的是,在杜罗夫被捕后数周,TON区块链用户活跃度显著提升(虽近期从高点回落)。Toncoin作为全球第21大加密货币,已被Verb Technology等机构采纳(持有流通量8%以上,计划更名为Ton Strategy Company)。Telegram与TON的深度集成正使其成为Web3活动中心,展现抗压韧性。

▌ 全球监管博弈:科技平台责任边界之争白热化 杜罗夫案折射出全球政府对社交平台内容监管的强化趋势。法国指控Telegram"未能有效过滤有害内容",而杜罗夫则强调平台每日主动清理违规信息并与NGO合作,同时坚持"不破坏加密协议"底线。这场博弈将重新定义科技公司对用户生成内容的责任边界,对加密通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结语】 当一国司法系统对一家科技企业创始人实施"证据空缺的持续调查",这已超越法律争议本身,成为测试数字时代言论自由与监管权力的试金石。杜罗夫与法国的对抗不仅关乎Telegram的未来,更关乎全球加密通讯行业能否守住"免于后门监控"的底线——而TON生态的逆势增长,正是市场对自由价值最真实的投票。

TON-5.3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